女兒為何總是故意犯錯(2 / 2)

這種心理上親情需求的不滿足怎樣得到補償呢?怎樣讓父母關注自己呢?故意犯錯也許是孩子唯一拿手的辦法了。孩子故意犯錯的潛在動機,往往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而且這往往很有效——即使再疏忽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給孩子以關注。雖然這種關注讓雙方都很痛苦,但是到底是滿足了孩子被關注的需要。於是,以故意犯錯來引起父母的關注,就會逐漸成了孩子的一種行為模式。

這個女孩的情形就是這樣。女孩較早的交了男朋友,也有補償親情匱乏的心理因素。再有,女孩又逐漸進入了第二反抗期。於是,親情的冷漠導致了親子衝突,引發了親子戰爭。其中很不利的因素是,父母對女孩經常的消極的評價,又起到了消極的心理暗示作用,讓女孩也覺得自己成了壞女孩,而且越來越“壞”了。

心理處方:親情是溫暖心靈的陽光

現在,應該怎樣幫助女孩一家人跨越心靈的困擾?

首先是女孩要破除消極心理暗示,重建自信。如果一個人總是認為自己“壞”了,什麼力量也難以讓這個人“好”起來。所以,要幫助女孩破除“我總是故意犯錯”“我是壞女孩”這個消極的自我暗示,給自己換一個積極的標簽,以便心靈自救。這需要引導女孩重新評價自己。經過許多具體的引導,女孩終於對自己有了重新評價:我以前隻是偶爾犯錯,我會做一個好女孩。新的自我評價需要事實來支撐。於是,我們約定以不曠課作為自我改變行動的開始。女孩接受我的建議,決定采取“小步子原則”,以一天為單位自我監督自我檢查,逐步做到持久地不曠課,做一個好女孩。女孩的父母也領悟到,要改變對孩子的評價,用正麵的積極的語言評價孩子。

其次是兩代人要增進親子溝通,重溫親情。通過谘詢會話,女孩領悟到,與其故意犯錯吸引父母的關注,不如增進溝通更能滿足親情的需要。同時,女孩對父母有了新的理解,表示願意和父母傾吐自己的多年的心聲,增進和父母的交流。女孩的父母對孩子的心理也有了理解,表示要改變重男輕女的意識,多給女兒心靈的關注,多和女兒進行真情交流,爸爸絕不再冷落女兒,媽媽絕不再打罵女兒,讓女兒重新體驗到父母的關愛,讓家庭重溫親情。

後來的一次來訪,女孩的父親也來了。我看出了一家人的笑容裏洋溢著和諧。決定三方一同會話,請女孩父母先談談孩子的變化。女孩的父母一致肯定,孩子變化很大,和父母有了交流,關係融洽了,特別是父女有了溝通,孩子一周來生活得很好,沒有出現過故意犯錯的事,看出來孩子在主動地朝好的方向發展,這讓父母很是欣慰。也許是好久沒有聽到父母這樣對自己的肯定了,女孩聽父母說到這裏,熱淚盈眶了。女孩說,一周來自我感覺變化很大,最重要的是和父母有了溝通,特別是和父親有了親情的交流,感到非常幸福。經引導女孩領悟到,良好的親子關係,溫暖的親子之情,也需要自己主動地去親手營造。女孩說,本周一直堅持正常的學習,不僅沒有曠課,連曠課的念頭都沒有了,這樣感覺很好。老師也說我最近表現越來越好。我會做得更好的。

“馬老師微語錄”孩子故意犯錯的潛在動機,往往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