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夜,是有星無月的夜。大家都睡得靜靜的了,門口卻還有人在談天。叔齊是向來不偷聽人家談話的,這一回可不知怎的,竟停了腳步,同時也側著耳朵。
“媽的紂王,一敗,就奔上鹿台去了,”說話的大約是回來的傷兵。“媽的,他堆好寶貝,自己坐在中央,就點起火來。”
“阿唷,這可多麼可惜呀!”這分明是管門人的聲音。
“不慌!隻燒死了自己,寶貝可沒有燒哩。咱們大王就帶著諸侯,進了商國。他們的百姓都在郊外迎接,大王叫大人們招呼他們道:‘納福呀!’他們就都磕頭。一直進去,但見門上都貼著兩個大字道:‘順民’。大王的車子一徑走向鹿台,找到紂王自尋短見的處所,射了三箭……”
“為什麼呀?怕他沒有死嗎?”別一人問道。
“誰知道呢。可是射了三箭,又拔出輕劍來,一砍,這才拿了黃斧頭,嚓!砍下他的腦袋來,掛在大白旗上。”
叔齊吃了一驚。
“之後就去找紂王的兩個小老婆。哼,早已統統吊死了。大王就又射了三箭,拔出劍來,一砍,這才拿了黑斧頭,割下她們的腦袋,掛在小白旗上。這麼一來……”
“那兩個姨太太真的漂亮嗎?”管門人打斷了他的話。
“知不清。旗杆子高,看的人又多,我那時金創還很疼,沒有擠近去看。”
“他們說那一個叫作妲己的是狐狸精,隻有兩隻腳變不成人樣,便用布條子裹起來:真的?”
“誰知道呢。我也沒有看見她的腳。可是那邊的娘兒們卻真有許多把腳弄得好像豬蹄子的。”
叔齊是正經人,一聽到他們從皇帝的頭,談到女人的腳上去了,便雙眉一皺,連忙掩住耳朵,返身跑進房裏去。伯夷也還沒有睡著,輕輕的問道:
“你又去練拳了麼?”
叔齊不回答,慢慢的走過去,坐在伯夷的床沿上,彎下腰,告訴了他剛才聽來的一些話。這之後,兩人都沉默了許多時,終於是叔齊很困難的歎一口氣,悄悄的說道:
“不料竟全改了文王的規矩……你瞧罷,不但不孝,也不仁……這樣看來,這裏的飯是吃不得了。”
“那麼,怎麼好呢?”伯夷問。
“我看還是走……”
於是兩人商量了幾句,就決定明天一早離開這養老堂,不再吃周家的大餅;東西是什麼也不帶。兄弟倆一同走到華山去,吃些野果和樹葉來送自己的殘年。況且“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或者竟會有蒼術和茯苓之類也說不定。
打定主意之後,心地倒十分輕鬆了。叔齊重複解衣躺下,不多久,就聽到伯夷講夢話;自己也覺得很有興致,而且仿佛聞到茯苓的清香,接著也就在這茯苓的清香中,沉沉睡去了。
四
第二天,兄弟倆都比平常醒得早,梳洗完畢,毫不帶什麼東西,其實也並無東西可帶,隻有一件老羊皮長袍舍不得,仍舊穿在身上,拿了拄杖,和留下的烙餅,推稱散步,一徑走出養老堂的大門;心裏想,從此要長別了,便似乎還不免有些留戀似的,回過頭來看了幾眼。
街道上行人還不多;所遇見的不過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邊打水。將近郊外,太陽已經高升,走路的也多起來了,雖然大抵昂看頭,得意洋洋的,但一看見他們,卻還是照例的讓路。樹木也多起來了,不知名的落葉樹上,已經吐著新芽,一望好像灰綠的輕煙,其間夾著鬆柏,在蒙朧中仍然顯得很蒼翠。
滿眼是闊大,自由,好看,伯夷和叔齊覺得仿佛年青起來,腳步輕鬆,心裏也很舒暢了。
到第二天的午後,迎麵遇見了幾條岔路,他們決不定走那一條路近,便檢了一個對麵走來的老頭子,很和氣的去問他。
“阿呀,可惜,”那老頭子說。“您要是早一點,跟先前過去的那隊馬跑就好了。現在可隻得先走這條路。前麵岔路還多,再問罷。”
叔齊就記得了正午時分,他們的確遇見過幾個廢兵,趕著一大批老馬,瘦馬,跛腳馬,癩皮馬,從背後衝上來,幾乎把他們踏死,這時就趁便問那老人,這些馬是趕去做什麼的。
“您還不知道嗎?”那人答道。“我們大王已經‘恭行天罰’,用不著再來興師動眾,所以把馬放到華山腳下去的。這就是‘歸馬於華山之陽’呀,您懂了沒有?我們還在‘放牛於桃林之野’哩!嚇,這回可真是大家要吃太平飯了。”
然而這竟是兜頭一桶冷水,使兩個人同時打了一個寒噤,但仍然不動聲色,謝過老人,向著他所指示的路前行。無奈這“歸馬於華山之陽”,竟踏壞了他們的夢境,使兩個人的心裏,從此都有些七上八下起來。
心裏忐忑,嘴裏不說,仍是走,到得傍晚,臨近了一座並不很高的黃土岡,上麵有一些樹林,幾間土屋,他們便在途中議定,到這裏去借宿。
離土岡腳還有十幾步,林子裏便竄出五個彪形大漢來,頭包白布,身穿破衣,為首的拿一把大刀,另外四個都是木棍。一到岡下,便一字排開,攔住去路,一同恭敬的點頭,大聲吆喝道:
“老先生,您好哇!”
他們倆都嚇得倒退了幾步,伯夷竟發起抖來,還是叔齊能幹,索性走上前,問他們是什麼人,有什麼事。
“小人就是華山大王小窮奇,”那拿刀的說,“帶了兄弟們在這裏,要請您老賞一點買路錢!”
“我們那裏有錢呢,大王。”叔齊很客氣的說。“我們是從養老堂裏出來的。”
“阿呀!”小窮奇吃了一驚,立刻肅然起敬,“那麼,您兩位一定是‘天下之大老也’了。小人們也遵先王遺教,非常敬老,所以要請您老留下一點紀念品……”他看見叔齊沒有回答,便將大刀一揮,提高了聲音道:“如果您老還要謙讓,那可小人們隻好恭行天搜,瞻仰一下您老的貴體了!”
伯夷叔齊立刻擎起了兩隻手;一個拿木棍的就來解開他們的皮袍,棉襖,小衫,細細搜檢了一遍。
“兩個窮光蛋,真的什麼也沒有!”他滿臉顯出失望的顏色,轉過頭去,對小窮奇說。
小窮奇看出了伯夷在發抖,便上前去,恭敬的拍拍他肩膀,說道:“老先生,請您不要怕。海派會‘剝豬玀’,我們是文明人,不幹這玩意兒的。什麼紀念品也沒有,隻好算我們自己晦氣。現在您隻要滾您的蛋就是了!”
伯夷沒有話好回答,連衣服也來不及穿好,和叔齊邁開大步,眼看著地,向前便跑。這時五個人都已經站在旁邊,讓出路來了。看見他們在麵前走過,便恭敬的垂下雙手,同聲問道:
“您走了?您不喝茶了麼?”
“不喝了,不喝了……”伯夷和叔齊且走且說,一麵不住的點著頭。
五
“歸馬於華山之陽”和華山大王小窮奇,都使兩位義士對華山害怕,於是從新商量,轉身向北,討著飯,曉行夜宿,終於到了首陽山。
這確是一座好山。既不高,又不深,沒有大樹林,不愁虎狼,也不必防強盜:是理想的幽棲之所。兩人到山腳下一看,隻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裏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他們就滿心高興,用拄杖點著山徑,一步一步的挨上去,找到上麵突出一片石頭,好像岩洞的處所,坐了下來,一麵擦著汗,一麵喘著氣。
這時候,太陽已經西沉,倦鳥歸林,啾啾唧唧的叫著,沒有上山時候那麼清靜了,但他們倒覺得也還新鮮,有趣。在鋪好羊皮袍,準備就睡之前,叔齊取出兩個大飯團,和伯夷吃了一飽。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因為兩人曾經議定,“不食周粟”,隻好進了首陽山之後開始實行,所以當晚把它吃完,從明天起,就要堅守主義,絕不通融了。
他們一早就被烏老鴉鬧醒,後來重又睡去,醒來卻已是上午時分。伯夷說腰痛腿酸,簡直站不起;叔齊隻得獨自去走走,看可有可吃的東西。他走了一些時,竟發見這山的不高不深,沒有虎狼盜賊,固然是其所長,然而因此也有了缺點:下麵就是首陽村,所以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並且有進來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類,一顆也找不出,大約早被他們摘去了。
他自然就想到茯苓。但山上雖然有鬆樹,卻不是古鬆,都好像根上未必有茯苓;即使有,自己也不帶鋤頭,沒有法子想。接著又想到蒼術,然而他隻見過蒼術的根,毫不知道那葉子的形狀,又不能把滿山的草都拔起來看一看,即使蒼術生在眼前,也不能認識。心裏一暴躁,滿臉發熱,就亂抓了一通頭皮。
但是他立刻平靜了,似乎有了主意,接著就走到鬆樹旁邊,摘了一衣兜的鬆針,又往溪邊尋了兩塊石頭,砸下鬆針外麵的青皮,洗過,又細細的砸得好像麵餅,另尋一片很薄的石片,拿著回到石洞去了。
“三弟,有什麼撈兒沒有?我是肚子餓的咕嚕咕嚕響了好半天了。”伯夷一望見他,就問。
“大哥,什麼也沒有。試試這玩意兒罷。”
他就近拾了兩塊石頭,支起石片來,放上鬆針麵,聚些枯枝,在下麵生了火。實在是許多工夫,才聽得濕的鬆針麵有些吱吱作響,可也發出一點清香,引得他們倆咽口水。叔齊高興得微笑起來了,這是薑太公做八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他去拜壽,在壽筵上聽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