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 什麼邏輯(2 / 2)

接連幾句話,將南楚和西涼之間的對比清清楚楚地體現出來,底下的城民包括南宮瑜,都不由自主的沉默,開始認真的考慮阮煙羅當時麵臨的形勢。

“你們是希望瑾王守城嗎?西涼的王城並非堅城,在南楚大軍的圍困之下,隻能打消耗戰,就算本王的五弟雄才大略,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最多也隻能守五天,這五天,甚至不夠瑜王帶兵趕到王城。而守城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所有士兵戰死,瑾王與哈雅女皇殉國,全城百姓一起陪葬。”

南宮淩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沒有半分波動,好像他隻是在說今天天氣不錯一樣,完全不覺得他說的話是多麼殘忍的事實。

可是越是這樣,聽著的人就越是心驚。

他們當然沒有想過南宮瑾該怎麼做,他們所想的,隻是南宮瑾不該死,如今他死了,就總得找一個可以承擔他們的失望和怒火的人。

南宮淩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不緊不慢地繼續往下說:“本王的王妃看到了守城的後果,所以她提出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放棄城池,而且很冒險,但有一個好處,那便是就算敗了,也至少可以保住滿城百姓。”

“這個計劃想必瑾王和哈雅女皇都是同意的,不然他們也不會這樣做。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計劃,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天時,地利,諸多無法預測的意外,自然,也包括人的情感。”

“本王的王妃是人,也會有情感,她不是冷冰冰的物件。”

“同樣,瑾王也是人,會有他的堅持和必須要守護的東西。如果西涼都城淪陷了,士兵死光了,你們憑什麼認為,瑾王會願意獨活下來?”

“在本王看來,本王的王妃做錯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她出了主意,說了話。如果她自始至終不說話,不出主意,就讓瑾王和哈雅女皇守城,看著西涼王城變成一堆白骨焦土,那麼到了現在,本王的王妃是不是就是一個見證了可怕時刻的受害者,而不會是殺害瑾王的凶手,你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嗎?”

南宮淩的話冷靜到讓人脊骨發涼,底下的人一個個麵色發白,誰都沒有想過南宮淩說的這些話,誰都沒有想過當時是這樣的一種光景,也誰都沒有想過,他們現在所有的情緒,都不過是在遷怒。

南宮瑜嘴唇抿的很緊,神情也罕見的鄭重起來。

南宮淩說的沒有錯,以南宮瑾和哈雅的心性,在那種情況下,會選擇的一定會是守城,阮煙羅正是因為預見了守城的後果,不希望他們殉城,所以才會提出可能讓他們活下來的計劃。

而人不是草木,怎麼可能沒有感情?他隻怪阮煙羅因為對衛流心軟而耽擱了執行計劃的時間,可是卻全沒有想到,阮煙羅聽到衛流對他說的話時,心頭該是怎樣的衝擊和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