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傷痕(1)(1 / 3)

藝人的自滿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裏住著一位做泥娃娃的手藝人。他做的泥人十分漂亮,人人喜歡,上市場賣也很暢銷,所以他的日子過得不錯。

藝人有一個兒子,手挺靈巧的。為了手藝不失傳,藝人教兒子做泥人。這樣,父子倆就開始一起做泥人。兒子的手比父親的還巧,加上他年輕力壯,幹起活來幹脆利落,他做的泥人比父親的還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起初,他做的泥人和父親做的賣一樣的價錢。但是,當挨了父親的訓斥之後,他做泥人就更加認真了。結果沒有多久,他做的泥人的賣價就超過了父親。父親做的泥人每個賣兩盧比,他做的賣3盧比。可是,父親對兒子的斥責並沒有減少。他對兒子做的泥人總是不滿意,不是說這裏有缺點,就是說那兒有毛病。

兒子做泥人比以前更用心、更刻苦了。每天吃完飯就做泥人,天天如此。

現在,兒子的泥人做得比以前更好了,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不斷提高。父親做的泥人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個賣兩盧比,而兒子做的則漲到了4盧比,5盧比,6盧比,8盧比,最後到了10盧比!可是,父親仍不滿意。他給兒子做的泥人一個一個地挑毛病: 這隻眼睛比那一隻大了,兩個肩膀不勻稱。這做的是耳朵還是揚穀用的簸箕? 指甲太小,看都看不見!第二天,兒子生氣了。他說: “爸爸,你為什麼老是挑我做的泥人的毛病? 你做的泥人,每個我都能挑出20個毛病!你也不看看,你做的泥人至今仍賣兩盧比一個,而我做的呢,賣10盧比人們還都爭著買。我覺得我做的泥人什麼毛病也沒有,根本不必再加工!”

父親很失望,傷心地說: “孩子,你說的我都明白。不過這些話從你嘴裏說出來,我很難過。我知道,今後你做的泥人的價錢永遠也不會超出10盧比了。”

“為什麼?” 兒子驚奇地問。

父親看了看兒子,說: “作為一個手藝人,如果認為自己的手藝到了家,沒有改進的餘地了,或者認為根本沒有改進的必要,那麼就意味著他的長進就此停止。藝人什麼時候一自滿,他的手藝就再也不會提高了。以前有一天,我也對自己的手藝自滿起來,結果從那天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做的泥人隻能賣兩盧比一個,從來沒有超過這個價錢。”

兒子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心靈鑰匙

水滿則溢,月圓則虧。自滿自大是增長才智的障礙,是實現理想的暗礁,像一個泥潭,陷進去就難以自拔。古往今來,驕傲和自滿不知毀掉了多少本來可以成就大事的人才,“譜寫” 了無數的曆史悲劇。少一點自負,少一些幻想,在進步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才會少一些失敗,少走彎路,才會有一個積極充實的人生,不斷向上的信念。

愚蠢的國王和狡猾的大臣

在一個遙遠的國度裏一個愚蠢而又肥胖的國王統治著這個國家,但他有一個很機靈很狡猾的臣子。國王非常寵信這位大臣,主子與奴才一唱一和,互相搭配。大臣一有機會,就千方百計地讓國王看看他有多麼聰明。因此,沒過多久,國王就一步也離不開他了。

國王常常對大臣說: “你得答應永遠不離開我。” 大臣總是回答說: “不會,永遠不會,國王陛下。不管您到哪兒,不管是在人間、天上,還是地獄,我都永遠在您身旁。” 國王聽了,心裏那個高興勁兒,就甭提了。有一天傍晚,國王沿著小河散步,大臣照例陪伴著他。在他們回宮的路上,忽然聽到附近森林裏的狐狸在大聲嗥叫。國王覺得很奇怪,他回過頭來問大臣: “怎麼有那麼多狐狸在大聲嗥叫? 當它們知道我那尊貴的耳朵能夠聽到它們的聲音時,為什麼它們這樣大聲呀?”

大臣回答說: “陛下,您知道,今年冬天天氣特別冷,狐狸沒有暖和的衣服,它們在求您賞給它們一些毯子。”

“啊,原來如此,” 國王說,“你這人多麼聰明呀! 你能聽懂狐狸的話,真是了不起。可是,為什麼它們沒有毯子?”

“管這事的官兒沒有盡到責任。” 大臣回答道,因為他和這個官員有仇。

“太可恥啦! 這個官兒竟敢貪汙我們親愛的狐狸的毯子? 好吧,用條毯子把他裹起來,把他扔到海裏,然後買100條毯子送給我們的狐狸朋友。” 國王命令道。大臣立刻去執行國王的命令。但他隻執行了前一半——把官員扔進大海。他到國庫去領了買毯子的錢,可是沒有去買毯子,他把錢放進自己腰包裏了。第二天傍晚,國王又聽到狐狸大聲嗥叫。他奇怪地問: “它們怎麼啦? 為什麼又叫了?”

“陛下,它們在向您致謝呢。” 大臣微笑著回答。“妙極了!” 國王說,“我相信別的國王決不會有一個像你這樣聰明的大臣的。我的朋友,答應我,你永遠不要離開我。”

大臣請他放心,說: “陛下,我永遠不會離開您,不管您在天上,還是在地下,我都陪伴著您。”

國王心中十分高興,但他並沒有高興多久。突然間,從森林裏衝出一頭公豬,國王從來沒有見過公豬,他好奇地說道: “天哪! 這是個什麼動物啊?”

大臣當然知道這是什麼,但他沉著地回答: “陛下,這是您的一頭象。象倌沒有好好地喂養它,所以成了這副模樣。”

國王聽了,勃然大怒。他立刻下令把象倌處死,又命大臣去國庫領錢,給大象買飼料。需要多少,就領多少,要讓它吃飽、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