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老大人也知道,現如今綱紀敗壞,朝廷法令廢弛,貪汙橫行,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者比比皆是,我楊明也不過是力求自保而已,隻是現在覆水難收,但是,隻要朝廷降下恩旨招撫,學生還是願意的”,楊明也沒明著拒絕,倒還透露一個願意接受朝廷招撫的意思。
楊明雖然不是愚忠之人,但也分得清曆史大勢,知道在以後的歲月裏,真正的敵人不是朝廷也不是流賊而是滿清韃子,階級矛盾當被********取代,到時候所有的漢人將麵對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滿清軍事貴族與漢族大漢奸勾結形成的軍事集團。
所以,楊明倒願意接受朝廷招撫,這樣可以盡量減少內部鬥爭的消耗,也好積蓄更多的力量對抗即將竊據神州的建奴。
“楊公子!你當我大明朝廷真的那麼好說話嗎,別說你還隻是占領了一個小小的東鄉縣縣城,就是李自成、張獻忠,朝廷也不會輕易招撫,爾等做下這等狂悖不逆之事,就該自裁以謝君王,竟還如此執迷不悟,你就等著朝廷大軍來剿你的,到時候你悔之不迭!”
唐錦舟見楊明絲毫沒有棄守縣城,並向朝廷認罪的意思就不禁生起氣來。
“是嗎,正如亞聖所言,君為輕,民為重,社稷次之,如果朝廷清明廉潔,愛民護民,我等自然順從,可朝廷卻橫征暴斂、還有無數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殺我妻子,擄我糧食,奪我田地,我們難道就任由其宰割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他朝廷要來剿就來剿,隻怕越剿越多,要不然,現在的李張二人也不會如此猖獗!”
“你!”唐錦舟憤怒地指著楊明半天說不出話來,倒是他身後的那個叫唐大陶的少年還若有所悟地念道:“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然後,這少年還走前來道:“楊公子,你這句話說得很對,另外,我聽雲蝶姐姐說,你還懂許多雜學,你可不可以給我講講。”
“可以”,楊明笑了笑道,見這少年如此謙虛好學,本來有些鬱悶的心情倒也緩解了許多,而唐錦舟見自己的玄孫這樣,更是憤怒地一巴掌甩了過來:“以後你再在別人麵前談論雜學,我定讓你父親回來好好打你!”
“太爺!”唐大陶忙噤了聲,眼見被自己太爺爺拉著往外走,隻得忙揮手道:“雲蝶姐姐再見,楊公子再見!”
“再見!”楊明笑著朝唐大陶揮了揮手,暗想這個唐大陶倒比他這個太爺可愛,可惜自己不知道明末川東地區有什麼名人,要不然也能知道這唐大陶的命運如何。不過,既然自己不知道,也許他在曆史人也沒留下什麼名聲,雖然能在十二歲過府試,估計也不過是方仲永一類的人罷了。其實,這隻能怪楊明知識有限,故而不知明末著名思想家唐甄幼年名字就叫唐大陶,也正是他所寫的《潛書》,向我們揭露了“糠稀盛世”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