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雲樸手持著一把長七尺左右,口徑不到一寸的長槍走了進來,這把長槍上還有卡座式的刺刀和簡易的瞄準器,是典型的燧發槍加刺刀的模式,除此之外,槍托也加以改進,采用直木所作的肩托。
“這是誰啊”,教師裏的學員都齊刷刷地轉過身來盯著孟雲樸。
走進來的孟雲樸滿臉胡茬,頭發蓬亂,整個人就像是乞丐一般,甚至他手裏的那把長槍都比他本人好看,教室裏的學員不由得捏住了鼻子,因為這孟雲樸散發出的味道實在是太過濃烈。許多學員現在真巴不得警衛們能趕快把這人趕走。
唯獨楊明麵露驚喜,且直接宣布停止講課,然後急匆匆地跑來從孟雲樸的手中奪過了那把嶄新的燧發槍。
楊明對此很是滿意,因為孟雲樸手中這把燧發槍已經算是前裝式燧發槍的最高水平了,隻是還沒有拉膛線,但在當今時代若是組成隊列已是足以克製任何騎兵了。
不過,楊明還不僅僅滿足於此,他將孟雲樸帶到了賈逵這裏來,賈逵已經照著楊明的指導將火藥進行了顆粒化,還進行了紙殼裝藥,**的配製也加以了改善,可以說除了因化工水平有限沒有製造出無煙火藥甚至是烈性炸藥以外,彈藥已然到達了當前時代最高水平甚至是超前水平。
這時,外麵已經下起了蒙蒙細雨,整個火藥庫外已經墊了一層灰土,灰土由於吸收了潮氣而逐漸凝結成塊,但儲藏的火藥顆粒卻依舊是幹燥如初,幾個工匠依舊在熟練地按照新配方**和紙殼彈。楊明拿了一包紙殼彈,然後扣動扳機瞄準等一係列操作後,燧發槍裏的實彈就發射了出去,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楊明連續發射了四發。
“不錯,隻不過這錘頭、擊鐵等部件可不是那麼好鑄造的,而且這鉚釘也不好上,你都是怎麼做的”,楊明對於孟雲樸的成果很滿意。
孟雲樸一邊用烏黑的手指頭摩挲著滿身煤灰的亂發,一邊笑嗬嗬道:“這個還不是因為公子讓鐵廠那邊弄了什麼坩堝煉鋼和什麼熔煉技藝,出了好多所謂的刀具和鑄件,弄這些也不難,而且小的還去集鎮裏抓了幾個首飾匠來,費了些功夫才成功了的。”
楊明點了點頭,煉鐵工藝改進是槍械改進的基礎,這也是他立即著手改進漢家鐵場的原因,要不然這孟雲樸即便是再苦心鑽研也不會這麼輕易地造出如此精良的燧發槍。但是,楊明現在卻在想,既然有了槍械樣本,還有較為先進的鐵廠,能不能大批量生產這種燧發槍,而且能不能將這種前裝方式改為後裝式等等。
明末的鋼鐵生產技術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先進,隻需適當的改進,如從攪拌煉鐵和熔煉鑄鐵以及坩堝鑄鐵等方麵著手,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槍械部件且槍械的生產周期也大大縮短為兩周左右。
當然,若是製造出無縫鐵管,那槍管的製造周期就可以縮短到忽略不計,但現在以漢家鐵場的能力能夠製造出精巧的燧發槍已經是拔苗助長,要想直接躍遷到十九世紀也還是挺困難的,有時候飯必須一口一口吃。
楊明專門抽時間開了個表彰大會,當著數千人的麵給孟雲樸頒發了甲級科學技術獎章和獎金一千銀元,而賈逵和劉鐵匠也因各自的貢獻獲得了乙級獎章和五百銀元的獎金。
待確定好從煉製標準部件到槍械組裝的全部過程後,楊明直接將技術封鎖,最新的燧發槍改名漢家槍,以防止別人從燧發槍槍名就能猜到其原理,同時,還迅速改組了漢家軍械所:
“從現在開始槍械所分為三個部門,一是鐵廠,二是彈藥廠,三是槍械製造廠,劉主事為鐵廠負責人,賈逵升為主事負責彈藥廠,孟雲樸升為主事負責槍械製造廠。
劉主事和賈主事各自負責自己這一單元的技術改良,孟主事負責將所有技術綜合到槍械改進上麵,但槍械製造必須細分幾個單元,並培訓各個單元的工程師。
每個單元的工程師不必了解槍械製造的全部過程但必須熟練掌握自己這個單元的技術。最後一個單元是槍械部件組裝,這個單元也是一樣,隻需熟練組裝,不必也不準知曉槍械製造其他過程,總之就是要建立我所說的流水線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