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夔門水陸阻擊戰(1 / 2)

漢家軍水師第七營是以原大明瞿塘衛的衛所官兵和當地熟悉水性的百姓為基礎招募組成的水師部隊,其參將是投降漢家軍的原瞿塘衛指揮使陸斌忠,僉事則是漢家軍原第一營的遊擊徐勇。

第七營下轄有水師戰士五千餘人,大小船隻約莫六百餘艘,但多為內河小戰船,而且還是在漢家軍占據夔州後加緊修繕和趕造的。

瞿塘峽又稱夔門,作為長江三峽的最西端的入口,兩岸斷崖絕壁,十分險峻,江麵狹窄如大門半開,但吃水並不淺,流速也不慢,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公孫述與劉秀之戰,宋末元軍入川之戰,都在此地展開。

而此時的漢家軍第七營也將要在這裏對左軍進行一次大戰。

對於此戰,參將陸斌忠有些擔憂,雖說夔門自古以來就是扼守長江的天險,但這次來的左軍有十四萬之多,光是水路大軍就有五六萬之多,而第七營大半還都是剛剛訓練不到七月的新兵,上一次在長寧所就看出來,這些新兵本來可以在水上利用戰船機動優勢對左軍金聲桓部進行壓製反擊,但這些新兵在水上表現得還沒在陸地上表現得好,若不是,撤離的及時且有火槍優勢,隻怕還不能全身而退。

“徐僉事,如今回到夔州,雖說在地利方麵更利於守軍,且背後就是支持漢家軍的夔州百姓也占據人和,但左軍實在太多,我們或許能堅守半月,但也難保永久,還是應該讓公子早做打算為好”,陸斌忠說道。

倒是徐僉事麵色凝重地道:“僅有五千人,談何堅守,再等等吧,我想公子的指示也快到了,而且很可能是讓我們先堅持一段時間,給後方轉移提供時間,然後我們再可擇機撤退,所以我們在此之前加緊防禦是有必要的。”

“防禦體係已經構建得差不多了,整個一裏寬的江麵已經被鐵鏈鎖住,水中也潛埋了三裏寬的水雷,且已經在兩岸崖壁上炸出了許多暗礁,赤甲山南岸和白鹽山北岸都埋伏下了新改進的虎蹲炮,江岸兩邊一帶也加修了壕溝,現在隻待左軍到來”。

陸斌忠說著就見一錦衣使者跑了來。

“公子有令,殲敵萬人以上或阻敵三天後撤離忠州方向!”

“三天?萬人?忠州?”

傳達命令的錦衣使者已經走了許久,陸斌忠依舊在念叨在這三個詞,不禁問著一旁的徐勇:“你說公子這是作何打算,隻讓我們堅守三天?這樣,他們來得及轉移夔州府的物資嗎?”

“你呀,好歹也多看看夔州府新近出的什麼報紙,夔州知府歸崇春半月前就開始大肆收購秋糧了,隻怕公子在那時就已經在準備撤離夔州府了”,徐勇說著又道:

“而且公子這話裏的重點不是讓我們堅守三天,而是要殲敵萬人,公子素來打戰就告誡我們寧可不要大城重鎮也要盡可能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如果我們這次能殲滅敵軍上萬人,即便隻守兩天也無妨。”

陸斌忠作為投入漢家軍麾下還沒到一年,在對楊明的軍事思想的理解方麵自然比不上已經在漢家講武堂學習過兩期的徐勇,但也不願意讓一個黃毛小子瞧低了自己,

便道:“你也不過是個事後諸葛,既然已經知道了公子已經做好了撤離夔州的打算,為何還在動員大會上對眾官兵說要死守住夔門,因為夔門背後就是夔州府,是我們漢家軍的第一重鎮,不能有失!如今再來改口又有什麼意思。”

“你這就不懂了吧,你若不對下麵的人說要殊死抵抗,他們能悍不畏死地戰鬥嗎?”徐勇嘴上也不饒人,正說著就見前方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這是左軍已經進入瞿塘峽的信號。徐勇和陸斌忠聽此也不在爭嘴下去,忙跑下炮台登船往前方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