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能成為明末曆史中叱吒風雲的大軍閥,並不是一味靠投機鑽營,相反,他的軍事才能並不差,而他這次進攻開縣的方略就無疑就是很明智的。
他將八萬多官兵分割成數路進攻開封,就如同張開了一天衣無縫的密網一般向開縣縣城網了過來,隻有要楊明還在開縣縣城,任憑他再滑溜如魚也難以逃出開縣城。
但這明智得是建立在楊明真的在開縣的先決條件下才算得上是明智,而這一次,楊明可沒有傻乎乎地再呆在開縣縣城等他,負責防守開縣的李廣田也沒有傻乎乎地在開縣縣城等他來攻擊,整個開縣周圍的山巒兩邊都有士兵們向上攀援著,一邊是漢家軍第八營的戰士,一邊是左良玉的數路大軍。
左軍的數路大軍中每一路有兩到三個營,每營有各級軍官一百二十來名、騎兵或步兵以及傳令、雜役等兵員總額在六千人上下,也就是說,一路大軍總共有兩萬人左右,但這由兩萬人所組成的數路大軍一進入開縣周圍深山中時,就像是漫卷黃沙飄落進大海裏一樣,被茂密的山林稀釋的看不見半點人影。
同樣,早已埋伏進深山的第八營戰士也完全消失在了虎嘯猿鳴之聲中,當左良玉麾下的徐恩勝部進入了離鴛鴦村不遠的秦家崖,在高空中鳥瞰時才發現秦家崖崖頂數株鬆柏巨木正在山巔之上劇烈地搖動著,如同隨風搖動的旗幟,而周圍的喬木卻依舊是巍然不動。如果細心一點,就會發現,這秦家崖頂的一已經承載數年泥土和林木的巨石正緩緩下墜。
“將軍,左軍來了!”
徐恩勝部的左軍根本就不會想到他們頭頂上崖壁巨石會在頃刻間下落,相反,此刻他們正不知疲憊地在山間迅速奔跑,因為隻要先到達開縣縣城抓住賊首楊明,他們就會得到巨額的賞賜。
不過,顯然,他們注定與賞賜無緣了,李廣田大叱一聲:“放!”就聽見砰然一聲巨響,猶如天上起了個驚雷,被埋在預先打好的石縫間的數十斤由漢家軍軍械所火藥廠最新改製的炸藥在頃刻間就將整個崖頂炸落下來。
據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中對**和生產工藝的記載可以得知明朝的**配製已經與現代標準軍用**相差無幾,因而漢家軍的火藥專家賈逵要想在**上已不可能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進,於是,他在楊明的提點下決定另辟蹊徑,硬是利用楊明教給他的方法提取出少量硫酸和硝酸並想辦法做出了硝酸纖維,並將此利用到火藥研製上來,初始由於含氮量太高還表現不出明顯的效果,因而將火藥變成炸藥的計劃之內暫且擱置,畢竟賈逵作為火藥廠負責人不可能鑽心科研。
但當李廣田這個半路出家的化學愛好者得知後,硬是從賈逵哪裏把這方麵的有關研究全拿了來,也不知他是怎麼搞的,總之含氮量下來了,火藥也就變成了炸藥,不過量不多,要想大規模生產還得有較長的路要走,也隻有李廣田這樣的愛好者才能日趕夜趕地弄出幾十斤來。這十九世紀的化工產品擱在這個時代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也難怪李廣田說已經給左軍準備了一份厚禮,而且一送就是幾十斤。
為了更好地防守開縣縣城,李廣田可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將整個開縣境內的山嶺逛了個遍,思考在三後才選擇了這裏,這秦家崖崖頂的巨石正對著進入鴛鴦村的唯一山路,而這山路正好在山穀中,一旦巨石必將沿著山穀一路滾將下去,而且這崖頂巨石本來就因泥石流變得鬆動,再加上李廣田命石匠在這巨石周圍捶打火煆並冷水激了十來日之久,崖頂巨石就更加鬆動了,而那幾十斤炸藥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轟然一聲,石根被毀的崖頂巨石就如巨形坦克一般碾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