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係列(第8輯)-《公司錦標賽》18(3 / 3)

當初創維的意願有兩個:一是向農村市場推廣低端平板電視,二是擴大CRT產品在農村市場的占有率。前者以推廣、宣傳為基調,通過電影植入式廣告、堆頭、彩虹門、橫幅、DM、現場體驗就能將氣氛烘托得很好。而後者顯然是一個更艱巨而長期的任務,它已超越了遊擊戰、攻堅戰的範疇。創維要長期占據“根據地”的高地,組織和係統上的改變就顯得更加緊迫和必要。

體係的變革

黃宏生曾聘用過3個超過70歲的老人:一個是原創維董事局主席王殿甫,當年他臨危受命出任此職;一個是現創維群欣安防科技董事長丁原,多年來一直任創維原RGB公司總經理,她將創維視作一生中最後的事業;一個是集團原首席科學家李鴻安,3年前創維70%的彩電外形設計出自他的手。

重用這些老人會給人一種保守的印象,但對於企業文化的塑造卻是積極的。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正因為此,才讓創維顯得如此與眾不同。譬如,創維的職業經理人是一群穩健而保守的人,但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又譬如,創維一直在多元化的態度上有所保留,可一旦決定向農村市場進軍,即便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造也在所不惜。冷靜觀察,認準方向便義無反顧,這曾是黃宏生的風格,如今這一精神已在以張學斌、楊東文為首的核心團隊身上得到絕佳詮釋。

2007年的冬季並不算冷,半年來的征戰結果讓楊東文感到欣慰:一是1月到9月,創維彩電的銷售額連續9個月排名第一;二是4月到9月,創維液晶電視的銷量同比增長95.8%;三是國慶節黃金周創維彩電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其中新品“酷開電視”的銷量超過5萬台。正是產品的差異性使創維避免了合資品牌精心構築的“價格戰”陷阱,取得利潤翻番的優異中期業績,遞交了一份遠勝於行業水平的答卷。

但楊東文的眉頭仍然無法徹底舒展,這隻是一場戰役性質的勝利,而在戰略上,創維麵臨的對手早已不是國內同行,而是全球所有彩電巨頭進入中國的挑戰。將來隻有強者和弱者,沒有其他。因此創維確定的發展戰略是“核心產業做強。”“強”的標誌就是品牌的提升和贏利能力的增強,就需要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銷量。

一般來說,店麵庫存、流動庫存、人力成本、渠道費用、促銷成本是構成營銷成本的幾大要素。在這些要素中,庫存和人力成本是兩大變量。在家電業,有一筆小學生都會算的賬:創維如果要鋪5000個店麵終端,按照平均每家店麵庫存花費30萬元計,每年的庫存費用就高達15億元。這個數字並不誇張,在幾大家電巨頭中,海信的庫存為14.7億元,康佳高達21.1億元,而長虹的庫存則高達40億元。雖然從財報上看不出創維的庫存額,但不用猜也能想到是一筆驚人的數字,不然,創維首席財務官為何在2006~2007年度財報中將“加強物流配送效率及整合分散的物流中心”作為下一年的工作重點?

“IT技術的摩爾效應已經顛覆了所有產業的遊戲規則。”黃宏生在信中希望創維的發展以“加速度”計。以往臃腫的物流體係顯然不能使創維適應“摩爾效應”,創維要想如IT公司戴爾般輕鬆自如地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恐怕要變的不僅僅是物流倉儲體係,還有組織結構、激勵體製甚至營銷模式。

新的財年一開始,創維就著手進行平板時代最大的改革,旨在提高“營銷加速度”。主刀手楊東文不僅將原來的200個倉庫削減為100個,還將原來170多個分部、辦事處削減為40個分公司,而且在營銷總部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輪崗製,對員工實行KPI考核。與此同時,創維高調發布“終端251”工程和“千縣萬店”計劃。前者是計劃在二、三級市場發展200個銷售額千萬元以上、500個銷售額500萬元以上、1000個銷售額200萬元以上的終端店,後者是打算在全國1000個縣上萬個終端店進行形象改造,目標是將這些店的銷售額提升20%~30%。

但這對創維來說仍然不夠,它還要在體製上作出根本性的改變。張學斌並沒有讓黃宏生的殷切希望落空,他接下來的做法更符合創維的現狀:9月,創維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降成本增效益”全員管理活動,使得係統效率大大增強,成本顯著改善;12月8日,是創維召開銷售動員大會的日子,伴隨張學斌、楊東文等人出現在會場的,還有來自40個分公司的老總和近500名銷售經理。此次會議除了給春節銷售旺季安排計劃、下達各個分公司2008年的銷售指標外,還確定以廣東、廣西、福建和天津4個省、市、自治區為試點,實行分公司法人化,試行股份製,創維總部將分公司49%的“虛擬股權”轉讓給當地的骨幹員工,總部則控股51%。具體做法是:如果分公司業績好,年終分紅時骨幹可獲得49%的獎勵;一旦虧損,總部以骨幹“出資購股”的錢彌補虧損。與此同時,這4家分公司在完成創維總部下達的業績指標的同時,可以銷售非競爭品牌的產品以增加收入。換句話說,這4家分公司將逐漸轉型成為分銷商。

在楊東文看來,創維一萬人的國內營銷隊伍隻銷售彩電一個產品顯得有些浪費,這些人大可以被充分地利用起來,通過接手其他品牌的非競爭業務來循環造血。事實上,在此次股份製改造之前,楊東文就在嚐試“非競爭性聯盟營銷”。2007年,創維與華帝在送電影下鄉活動中合作了一把後漸入佳境,創維不僅在部分華帝專營店裏增設了展銷點,而且還聯手華帝進行團購促銷。在此之前,創維已拿下了伊萊克斯安徽、山東、河南、山西、陝西5省市場的冰箱代理權。楊東文坦陳,聯盟品牌之間的品牌定位和市場定位會讓操作變得很複雜,互借渠道借力而上“目前看來隻能是試點,還不能全麵推行”,但對於創維來說,這次渠道創新顯然具有標誌性意義。如果轉型成功,龐大的營銷體係將成為創維一塊巨大的優質商業渠道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