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禮儀是家庭幸福的資本(2)(1 / 3)

其實,夫妻相愛應學會相處,讚美就是相處的一種藝術,是夫妻感情的潤滑劑。每個人需要不同程度地實現自我價值。配偶是相守時間最長、最互相了解、最值得依賴的人,配偶的讚美就是一種被接納、被欣賞、被肯定、被感激的最佳表達方式,它會使人的自我價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從而增加對生活和工作的信心,這也是愛情之樹常青的關鍵。

相反,如果指責多於讚美,把對方的某些特點———外貌、舉止、習性等都看成一種缺陷,用不友善的態度去理解配偶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夫妻感情肯定會出現麻煩。別小看生活中的磕磕碰碰,陰影一旦形成,天長日久,就會增加猜忌和不信任感,從而導致相互貶斥,也有人因得不到對方的稱讚而自卑,從而懷疑婚姻的穩定性。

也許有人認為,婚後彼此已完全知底,撕下了神秘的麵紗,往日的魅力已隨時間流逝不複存在,沒有什麼值得讚美的。其實,兩個人相處隻要多用寬容甚至讚許的態度去看待對方,就會重新找到對方的魅力。夫妻之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位朋友攜著他的妻子對別人說:“我的妻子並不漂亮,可她心地善良,在我眼裏,她是最美的。”這一番表白,他的妻子怎會不感動呢?恩愛的夫妻總是在舉手投足之間發現對方的美,並不失時機地告訴對方,讓對方陶醉。愛情的邏輯就是:你給予對方的多,得到回報也就多。每一次恰到好處的讚揚,都是一次愛的升級。

愛情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裏誕生、成長,需要我們處處留神,小心嗬護。世界上最廉價卻又最珍貴的饋贈就是讚美,它不需要金錢的交易,不需要任何代價,有時隻是那麼一句簡單的話語,卻可以溫暖彼此,快樂彼此。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批評是破壞婚姻的毒藥

夫妻之間恰當的爭論,可以營造出家庭的民主氛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達出來,體現出家庭權利的平等,體會到一方對另一方的尊重。

夫妻之間在某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永遠不存在分歧的夫妻關係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怎樣對待這些分歧。夫妻之間出現意見分歧時,如果一味容忍,一味退讓,隻求得表麵上的安靜,那麼,這對於夫妻之間的關係有時反而會有不良的影響。美國心理學教授指出:強而為之的自我壓抑會導致雙方在情緒上的日漸隔閡。不斷強行壓抑情緒,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是情感上的冷漠,其二是由於雙方把不滿情緒硬壓下來,日積月累,會變成忿怨,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如火山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夫妻間其實應該允許爭論衝突的情況存在,當雙方對某些問題發生歧義時,不妨接受這種奇異,而且不要強行向任何一方屈從。重要的是,當出現歧義時,不要對不同的觀點加以惡意的批評和攻擊,而應冷靜地聽取對方的陳述,用你的寬容和理智改變對方。

夫妻關係就像一株盤根錯節的樹,在這樹上,長滿許多婆娑多姿的葉子,有些葉子被蟲咬過,有些葉子已經枯萎,這些都不必介意。隻有一點要提醒:當季節來臨的時候,你須默默注視那愛情的樹枝。

現在好多家庭離婚的原因其實連她們自己都說不明白,怎麼會走到這一步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一件一件的小事組成,我覺得作為一對夫妻來說。雙方都應珍惜自己的婚姻,珍惜彼此的感情,愛情是一棵非常稚嫩的幼苗,夫妻雙方都要細心嗬護,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理解對方的情感。作為有知識的新女性,偶爾讓一下自己的丈夫,何妨?

大多數人都認為,爭論有損於夫妻之間的感情,所以,有的人為了家庭的穩定寧可保持“沉默“。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適當的爭論可以增進夫妻感情。可以形成正確的意見。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可能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提出的意見也勢必帶有片麵性,隻有夫妻之間進行適當的爭論,才能事越辯越清,理越辯越明,才能避免決策失誤,利益受損。如果一味地聽從和遷就一方的意見,難免給家庭帶來不愉快。

可以化解夫妻矛盾。夫妻之間最大的感情危機就是有了矛盾後保持沉默,結果是矛盾越積越深,疙瘩越結越大,感情越疏越遠,發展成不可調和的矛盾。夫妻之間有矛盾不可怕,是很正常的,隻有及時適當地爭論,才能知道對方的心思和意見,才能明是非、知對錯,才能根據問題的症結進行“對症下藥”,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溝通思想、化解矛盾的目的。

嘮叨、抱怨,會最快地給婚姻挖掘墳墓

一個男性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和他太太的脾氣性格息息相關。如果她脾氣急躁又嘮叨,還沒完沒了地挑剔,那麼即便她擁有普天下的其他美德也都等於零。——陶樂絲·狄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