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之戰: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機會14(1 / 3)

第五章 大企業的互聯網新生 蘇寧“再造”:一家連鎖零售巨頭如何轉型為互聯網企業

2010年2月1日,蘇寧易購上線,起初外界以為這隻是一家傳統家電賣家在拓展

線上銷售渠道,但很快就發現這隻是序曲,大幕背後是蘇寧向互聯網零售商轉型。

蘇寧轉型初期經曆了混亂,畢竟這是一個千億級別、擁有18萬名員工的“龐然

大物”,從連鎖零售企業到互聯網企業的跨界也形同再造。關鍵時刻,張近東——

蘇寧的締造者,如今的變革者,抓住平台、商品和服務三個核心,優化、開放線上

平台,升級改造線下門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超越家電、3C(數碼產品),不斷

|蘇寧轉型的三個核心:平台、商品、服務|

擴充品類,緊密黏住客戶;發力服務,物流、金融、大數據全麵布局,為消費者和

商家提供增值服務。一係列動作下來,很快穩定局勢,把蘇寧的轉型帶上正軌。

轉型5年,距離行業第一還有不小的差距,又要應對新一波互聯網浪潮下層出不

窮的追趕者,但蘇寧轉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梳理蘇寧轉型的思路,總結成敗得

失,對中國傳統企業轉型不失為一份寶貴的經驗。

平台:從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到深度融合

2014年夏季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巴西世界杯,除了球迷翹首以盼,這也是商家

們的一場盛宴,都卯足勁從中挖掘商機,其中蘇寧的身影格外顯眼。

除了傳統的促銷活動,蘇寧還推出一係列特色服務:世界杯期間,蘇寧全國

門店都提供賽事轉播、點播,人氣旺盛的店麵還提供夜間直播;中場休息時,你

可以參加蘇寧在移動端推出的搶購、拇指秒殺活動;夜裏看球餓了,一些城市的

球迷可以叫一份蘇寧“外賣”;要是擔心半夜看球起不來,可以預定蘇寧的賽前

叫醒服務。

像這種線上、線下、移動端多渠道聯合發力的手法,蘇寧已經玩得很熟練,但

探索過程中蘇寧走了不少彎路。

2010年2月上線的蘇寧易購起初做得不溫不火,雖然很快進入國內B2C(商對

客)市場前三,但相距天貓和京東還差太遠,這與蘇寧對平台的定位有很大關係。

蘇寧最開始的策略是“兩條腿走路”,線上打造蘇寧易購,線下打造蘇寧連鎖,用

兩個渠道獲取消費者,用差異化的模式分別獨立運營。但是隨著互聯網消費的興

起,尤其是手機移動端的普及,這種線上線下互補的模式變成了互搏。

2013年開始,蘇寧在平台上大做文章,打出一套組合拳,奠定了轉型成功的基

礎。2013年6月,實行線上線下同價,兩大平台合二為一;2013年9月,對第三方賣

家免費開放平台;2013年10月,收購PPTV,吸引流量,布局終端;2014年1月,收

購團購網站滿座網。同時,遍布全國的1600多家店麵為線上配套提供自提、支付、

配送等服務。

蘇寧要變“兩條腿走路”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過融合得還不夠,如何最

大程度挖掘實體店的優勢,是蘇寧轉型關鍵中的關鍵。張近東對未來門店的定位很

清晰,是獲取流量的入口,為用戶提供體驗的寶貴資源,低成本服務用戶的載體,

O2O模式的核心。

2015年4月28日,上海浦東的一家蘇寧店經過改造重新開業,店內吃、喝、玩、

樂一應俱全,這是蘇寧推出的蘇寧易購生活廣場,處處體現O2O模式的思維。蘇寧

在全國有1600多家店麵,做O2O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蘇寧一直在努力對實體店進行互聯網改造,比如全店Wi-Fi覆蓋,產品由家電

為主調整為綜合品類,盡量轉化為虛擬展示,線上購物產品自提,為線上導入流量

等。作為實體店互聯網改造的示範,蘇寧易購生活廣場被打造成一站式的生活服務

平台,主營業務不再是銷售,而是“賣生活、賣服務、賣體驗”。對於那些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