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自辰時戰起,直戰至午後,那楊林卻想宇文化及有不臣之心,仗著兒子成都厲害,不如借反賊之手殺了他,以絕後患。就令軍士隻管擊鼓,再不鳴金。宇文成都見三人終不肯退,又與他再戰四十餘合,三人雖勇,到底招架成都不住,雄闊海料戰不過,大喊一聲,回馬先走。雲召、天錫見闊海走了,便對成都道:"我們今日不能取勝,放你回去,明日再戰吧。"言訖,回馬就走。成都不舍,在後追來,追至半山,隻見裴元慶手執雙鎚,殺下山來,成都上前把流金鐺一擋,裴元慶把雙鎚一架,叮當一響,成都擋不住,回馬便走。裴元慶飛馬追來。這宇文化及心甚著慌,忙上金頂龍舟啟奏道:"臣兒從早晨直戰至今,腹中饑餓,力不能勝,望主公開恩。"煬帝遂傳旨,鳴金收軍,楊林聞旨,長歎一聲,隻得傳令鳴金,成都大敗,回到龍舟。裴元慶見天色晚了,也回四明山去。
成都回到舟中,撲的跌了一交,暈死去了。化及哭救醒來,扶入艙中將養,即來啟奏道:"臣兒戰乏有病,無人退敵,怎生是好?"煬帝聞奏,就吩咐龍舟暫退五十裏,問眾臣道:"這些反王兵馬阻路,如何得退?"夏國公竇建德奏道:"欲退反王,可速召太原趙王李元霸來,此兵自然退矣。"煬帝聞奏,忙下一道旨意,差一員將官,連夜飛奔太原而來。不一日,到了太原,唐公得旨,即打發元霸起身,便叫:"我兒你去,我有一件事吩咐你。"忽又住了口,一想道:"我若說了,是不忠而為私了,你去吧!"元霸心疑,起身往佛堂來拜別祖母獨孤氏,老太太念佛方完,便問:"孫兒何往?"元霸道:"孫兒因聖旨來召,說有瓦崗寨程咬金立為盟主,會十八路反王,今四明山劫駕,故叫孫兒去破敵。"老太太道:"你此去四明山,天下人馬都憑你打,惟有瓦崗寨人馬,一個也打不得。"元霸就問:"這是何故?"老太太道:"有一個元帥,叫做秦叔寶,卻是你我大恩人。"就將臨潼關相救之事,細說一遍,又道:"若沒有他,你也生不出來,前去不可撞他。"元霸道:"原來有這緣故,怪道爹爹欲言不言,但不知那姓秦的是什麼樣?"老太太指畫上道:"就是這人!"那元霸一看,隻見畫上一人,淡黃臉,手執金裝銅,三綹長須。桌上一個牌,牌上寫著:"恩公秦叔寶長生祿位。"看罷說道:"孫兒就記住這秦恩公便了!"駕下元霸別了老太太出來,拜別爹爹母親,同柴紹帶了四名家將,望四明山而來。
再說徐茂公探得李元霸前來保駕,忽叫聲苦。眾王驚問其故。茂公道:"今有李元霸前來保駕,我這裏眾將無人敵他,昏君拿不成了,隻好保全自家兵馬為幸。賴有一點救星。"就暗叫伯當去半路,如此如此。那李元霸與柴紹並馬而行。王伯當遠遠的大呼小叫,立在那裏搗鬼。柴紹認得是伯當,忙叫:"元霸賢弟,你且慢行,待我前去看看。"遂一馬上前,叫聲:"伯當兄,我家四舅來了,你速速前去,通知眾將,自己保個性命,每人頭上插小黃旗一麵便了。"伯當聞言,回馬跑去。元霸來到麵前,叫聲:"姊兄,那人做什麼?"柴紹道:"想是瘋的,見我們來,他卻跑去了。"二人依然行路,柴紹道:"四舅,那瓦崗寨的元帥,叫做秦叔寶,卻是我們大恩人,你去不可得罪他。"元霸道:"我曉得了。祖母曾對我說過了。"柴紹道:"他力量雖不如你,但他兩根金裝鐧卻會飛的,我知他好朋友最多,你卻不可打他的朋友,你若打了他的朋友,他就飛起鐧打你了。"元霸道:"他的朋友是怎麼的?"柴紹道:"他的朋友是有記認的,有一麵小黃旗插在頭上。"元霸道:"既如此,凡有插黃旗的,我不打他便了。"兩下說定,及行到金頂龍舟,煬帝聞報李元霸到了,即宣上龍舟。柴紹與李元霸見了駕,煬帝傳旨,明日發兵與反王交戰。未知這番交戰勝敗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