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手稿(1 / 2)

經過一個破爛不堪的山神廟時,方龍叫其他小孩子稍等一下,他用衣袖擦了擦臉,提著一袋海螺就衝了進去。

那廟子不大,裏麵隻供奉著一位神像,據老人說供的神仙姓趙,當地民眾都尊稱為大王,所以就叫大王廟。

平時廟裏香火並不盛,沒有什麼僧侶主持,隻是住著一位老廟祝,每逢初一、十五負責給大王燒燒香。老廟祝姓華,應該有個七八十歲了,缺了一條胳膊。平時就靠一些信男信女施舍一些糧食,或是其他一些要出海的人們過來祈求平安時,給點供奉什麼的。

老廟祝一見方龍,笑哈哈的說道:“小子,書看完了沒有?”

方龍強打精神,回道:“謝謝華老,書我看完了。我們抓了一點海螺,而且今天還有兩隻大螃蟹呢,您可有下酒菜了!”方龍邊說邊把海螺遞過去。

“好孩子,不錯不錯,真乖!”華師傅用僅存的右手捋了捋雪白的胡子。

“華老,我先把牛給東家牽回去再說,一會再過來陪您!”方龍話剛說完,人就跑出得不見蹤影了。

他不得不快點,因為回去晚了的話自己被罵是小事,連累大力他們被各自的東家責罵就不好了。方龍的東家是自己的遠房堂叔,而大力的東家跟他沒什麼關係,為人平時凶得很。

當方龍回到的時候,東家方府裏的下人們也已經吃過了,幸好管廚房的李嬸還是給他留了一大碗稀飯,一看就是中午剩下的,難得的是青菜中還埋有一片肥肉。

不過不管如何,對於方龍來說已經是很滿足了。其他小夥伴更慘,他們常常隻能喝到一些米湯呢。

廚房外麵露出一個小腦袋,一個幼稚的聲音:“哥哥,吃飽了嗎?”

原來是東家的女兒、自己的堂妹方小雯,是這丫頭給自己埋的肉。方龍心裏一陣感動。

方龍現在是一個孤兒。

這麼說的意思,當然就是說他之前並不是孤兒。整個山車村不大不小,共有五百七十六戶人家,分為方、吳、陳、王等四個大姓。方龍的東家方浩天是山車村的裏長,也是他的一個遠房叔叔。

早在三年前,方龍還是有一個完整的家的。父親方征,人長得瘦弱,沒辦法出海,也不是幹農活的好手,就選擇去學藝當個裁縫。方征上過半年私塾,在鄉下也算是識字人了。隻是時逢戰亂,鄉下人又窮,能有幾個人做衣服?所以他也掙不到錢養家糊口,家裏的五畝田地,租給別人耕種,但那是臨近海邊的鹽堿地,收成也寥寥無幾。

方征的口頭禪是:“世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雖然窮,但是努力堅持供方龍去上私塾,他相信讀書將來一定能讓兒子擺脫貧窮的命運。

讀書,對於鄉下孩子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所以那兩年,也是方龍短短十五年人生中感到最為快樂的日子。

隻是好景不長,家裏還是出事了。方征兄弟二人,他排行老二。方龍的大伯成家早,死得也早,留下五個兒子當家,個個長得牛高馬大的。大堂哥方彪三十出頭,二堂哥方雷也快三十歲了,也是因為窮而還沒有成家。

不知道方彪聽了誰唆使,開始打上方征家那幾畝地的主意,說那是他娘親的陪嫁之地,硬是要逼迫方征討回去。

他兄弟二人總是找理由,三天兩頭的罵上門來,方征氣他不過就爭吵起來,被那方雷打傷了胸部,當天吐血身亡。方雷隨後逃之夭夭不知所蹤。

方龍那才十二歲,見到這種手足相殘的場景,讓他悲痛欲絕。可是一個小孩子什麼忙也幫不上,隻是在內心深處種上一顆仇恨的種子。

自從他父親死後,母親整天以淚洗臉,不久也抑鬱而終。他的唯一的一個姐姐,被人介紹遠嫁他鄉,再也沒有回來。她想把年幼的弟弟一起帶走的,隻是方龍死活也不願意離開。

方彪眼見方龍家裏家破人亡的,本以為那塊田地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不料方龍直接找到了裏長方浩天,說是要把那田地無償贈予他,同時還願意免費給他放牛,隻求一日有三餐即可。

方浩天一聽大喜,連忙請來族裏的幾位長老作為見證人,把那地籍更換到自己名下。雖說那地產出極少,但對於海邊人來說,田地本來就少得可憐,寶貴得很呢。這小子不但把它免費給自己,還願意給自己當放牛娃,天底下哪有幾回能遇上這等好事?

拿人錢財,總得做做樣子,於是方浩天出麵,找到鄉裏報告了方雷的惡行,並到處緝拿歸案。隻是遲遲沒有音信,但是他待方龍還不太苛刻,一個下人該吃什麼還是給他吃什麼。

方龍沒在方府住,還是住在自己家裏。說是家,其實那是三間很破舊的茅草屋,連門閂也沒有,反正也沒有什麼貴重東西,鄉下也沒什麼小偷小摸的。但是不管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家,他更願意住在家裏。平時他又聽話又勤快,還是方浩天的遠房侄子,所以一直來沒人敢為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