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此法首見於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後世如明·薛己《外科發揮》,清代《串雅外編》等都有載述。

操作法:

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餅灸兩種。隔附子片灸是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後,切片厚0.3~0.5厘米,中間用針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灸之。隔附子餅灸,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厚約0.4厘米,中間用針刺孔,放於穴位上置艾炷灸之;亦可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共研細末,以煉蜜調和製成0.5厘米厚的藥餅,用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灸之。

適應症:

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壯陽之功,適宜治療陽萎、早泄、遺精及瘡瘍久潰不斂等病症。

(2)隔胡椒灸

將白胡椒研為細末,加少許麵粉和水調作藥餅。施灸時,將胡椒藥餅鋪敷於施灸部位,藥餅中心凹陷,內中一般放置藥末(丁香、肉桂、麝香等)以加強療效,上置艾炷灸之。胡椒有溫中散寒之功。本灸法主要用於胃寒嘔吐、腹痛、腹瀉、風濕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證的治療。

艾條灸

灸療法之一。是用艾條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灼的方法。又稱艾卷灸。也可在艾絨中加入辛溫芳香藥物製成藥艾條灸,稱藥條灸。該法使用簡便,效果良好,為目前臨床所常用。施灸時,以其操作方法又可分為懸起灸和實按灸二種。詳各該條。

(3)隔物懸起灸

指將艾卷點燃後在覆蓋某種隔物的穴位進行懸起灸的一種灸法。此類隔物可采用艾炷間接灸的隔物,也有其特殊隔物。較常用的為隔蟾蜍皮灸,現介紹如下:

操作法:

取略大於病灶範圍的蟾蜍皮一塊,將其內麵平鋪於患部,然後持點燃之艾卷,在蟾蜍皮上方進行熏灸,以局部有溫熱感為宜。施灸過程中,當蟾蜍皮呈現幹裂時,可用生理鹽水濕潤之,以避免燙傷。每次約灸30~60分鍾,每日1次。

適應症:

主要用於癤腫治療。

(4)複方白芥子灸

操作法:

複方白芥子膏製備,取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細辛12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儲瓶備用,此為1人3次用量。一般在夏天使用。敷灸法為,每次用上藥末之三分之一量,加鮮薑汁調成糊膏狀,並加麝香少許,分別攤在6塊直徑為3厘米的油紙上,貼敷在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以膠布固定即可。每次貼灸4~6小時,10天1次,每年共敷灸3次(即補伏、中伏、末伏各1次),連續治療3年共敷貼9次。

適應症: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

(5)大灸法

大灸法:是隔物間接灸法的一種,起自民間,為唐山豐潤,高懷先生家傳秘法,因本法施灸部位廣泛,遍及背部與腹部,能治大病起沉屙,故名大灸法。本法由已故著名中醫學家嶽美中先生傳於世上,1950年嶽氏懸壺唐山時,親得其傳,驗之於臨床,果有奇效。遂記本法及驗案(《中醫雜誌》1961年第1期),使本法公諸於世,造福人民。

本法具有較強的溫陽補虛功效,為一般灸法所不及。可治一切虛寒衰弱、久病不起的病症。

施灸分為背部灸法和腹部灸法兩個步驟。

背部灸法:患者俯臥於床上,先用草板紙條(寬約3厘米,長約67厘米),順脊柱由大椎穴起往下鋪至長強穴止,這條帶上不灸。取鹹紅蘿卜(或鹹綠蘿卜)2000~2500克,切成同身寸見方,厚約0.3厘米的小片。取紫皮大蒜500~750克,搗成蒜泥。每片鹹蘿卜片上放置栗子大蒜泥一團,並於中間用手按一凹,深度以暴露出蘿卜片表麵為度。將艾絨全部做成直徑1厘米(如食指頭)大的艾球備用。

將做好的鹹蘿卜片先放在大杼穴兩側處各1片,再沿草板紙條兩旁由大杆穴往下順著排列到秩邊穴。其間所排之片多少無定數,以排滿為止。在第一排的外側,沿著排第二行,起點在大杼、風門二穴之間(即在第一排第一、二塊鹹蘿卜之間的外側)往下排,排至秩邊穴上部(比第一排少一塊)。鋪排完,用鑷子夾住做好的艾球,在火上點燃放置於鹹蘿卜蒜泥凹中,逐個放好,排齊。每個艾火將熄時,馬上接另一個,不使艾火中斷。患者感到灼痛時,可用鑷子抬起鹹蘿卜片,或將艾火減弱,避免燒傷或大灸瘡的發生。灸至皮膚稍現深紅色時即停止灸治。一般每個灸點3~5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