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慢性腎炎(1 / 2)

慢性腎炎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簡稱,是一種常見而難治的慢性腎髒疾患。臨床以水腫、蛋白尿、血尿、高血壓為特征,本病以中青年最多見,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近年來發現老人的發病率也有上升趨勢。慢性腎炎的病因和發病原因,目前尚有爭論,但大多醫家認為,本病是一種與感染,特別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免疫反應性疾病,現代醫學對本病尚缺乏較理想的療法。

根據慢性腎炎的臨床表現,在中醫學的“水腫”、“虛勞”、“腰痛”、“眩暈”等病證中有類似記載。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不少描述‘如《素問·水熱穴論》雲:“……水病下為附胂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頗與慢性腎炎水腫相似。《金匱要略》雲:“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與慢性腎炎腰痛類似。由於慢性腎炎後期全身機能衰退,出現氣血陰陽虛衰現象,極似中醫學的“虛勞”症狀。慢性腎炎的高血壓證型有類似中醫頭痛眩暈等病證。上述表明,古代醫家從不同角度對本病已有較深刻的認識。

近代早在1923年就有人用黃芪配黨參治療腎炎蛋白尿的報道。50年代開始,已廣泛采用中醫藥治療慢性腎炎,以溫補腎陽為主,但理論上缺乏深人研究。60年代中期,在重慶召開了全國慢性腎炎中醫治療座談會,總結交流了這土時期的經驗。70年代,各地普遍展開了中醫中藥診治本病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並在臨床上做了大量的探索,拓寬了古方在本病中的運用,並確定了扶正以祛邪和祛邪以扶正的治療原則,使療效有一定提高;從80年代起,對慢性腎炎的證候研究,實驗室及其他客觀診斷依據的探討有新進展。從中醫久病及腎、久病必瘀、久病入絡的理論人手,運用血液動力學、血液流變學等檢測手段,發鈧慢性腎炎患者多有血液粘稠度的升高及微循環障礙,據此,擬定化瘀通絡法,使療效有所提高。曾有人統計:1959年尿蛋白消失率僅12%,1963年提高到30%,80年代提高到40%左右。臨床完全緩解率由50年代的17%~22%,提高到目前的35.6%~46.9%,從4000餘例慢性腎炎資料分析比較,緩解率在60%左右,總有效率約為90%,說明中醫中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有一定的療效,並且正在逐步提高。當然,進一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仍是今後的首要任務之一,對本病引起的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有待繼續進行深入研究。

根據古今醫家長期的臨床實踐,一致認為,本病發生是由於風寒、風熱、熱毒、濕熱等病邪反複入侵;加之內傷七情,飲食不節,酒色勞倦等各種因素造成髒腑虛損。特別是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使體內水精散布及氣化功能發生障礙,髒腑日益虛損,而外邪反複感染,導致髒腑之間、正邪之間的惡性循環,形成了慢性腎炎反複發作,長期不愈的臨床特點。現分述如下:

外邪侵襲感受外邪,反複不愈,傷及髒腑,使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水液代謝紊亂而發病。風邪外束,肺氣不宣,肅降失司而成風水,遷延不愈;導致脾腎陽氣虛衰,水濕瀦留或泛濫發為本病。

脾氣虛弱脾氣素虛或七情勞傷,飲食失節,損傷脾胃,運化失司,精微不生,水濕不運,停聚泛濫而成本病。

腎氣不足素體腎氣不足或房勞過度,勞倦內傷,腎氣受損,開合及氣化功能失調,腎氣不能化氣行水,水氣阻滯,湓於肌膚;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土,運化功能失司,水濕不能輸布,脾土既虛累及肺金,肺氣通調無權,水氣失於宣降。肺、脾、腎三髒柏互影響,導致本病遷延日久,難以治愈。若腎陰下足,水不涵木,肝陽偏亢,則可導致水胂眩暈並見的臨床症狀。此外,肝失疏泄,氣機不暢,氣滯血瘀,也可致使本病症情複雜而難以治愈。

(1)專方治療

① 益腎湯

組成:黃芪25克,生地15克,茯苓、山藥、防己、黃精、狗脊、川斷、蒲公英、川楝子、甘草各15克,白術、白茅根、枸杞子各25克,銀花5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劑。1個月為一療程,連服2~3個療程,觀察期間停用其他藥物。

② 益氣溫腎活血湯

組成:黨參、黃芪各30~60克,當歸、葫蘆巴、鎖陽、益母草、牛膝、鹿銜草、徐長卿各10~15克。

加減:腎陽虛加附片、仙靈脾、仙茅;腎陰虛加山萸肉、生地、知母;夾瘀加丹參、水蛭;夾濕加澤瀉、車前子、茯苓。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服1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