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潰瘍性結腸炎(1 / 2)

潰瘍性結腸炎亦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其病變主要局限於結腸粘膜,且以潰瘍為主。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和粘液血便。此病在歐美國家比較常見,我國60年代國內文獻僅有零星記載,隨著對本病認識的深入和診斷手段的日趨完善,70~80年代有關報道急劇增多,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現代西醫學認為本病與感染、遺傳、精神、過敏,特別是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但確切病因不明,鑒於本病具有反複發作,不斷加重,經久不愈,並有一定癌變率等,尋求有效療法顯得日益迫切。

中醫學沒有相應的名稱,一般將其歸人“腸涕”、“滯下”、“久瘌”、“便血”等範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腸擗”的記載,症狀即包括“便血”、“下白沫”、“下膿血”等,並提出以脈象來觀察預後。《金匱要略》創用白頭翁湯和桃花湯,以清腸解毒、溫澀固下之法進行治療,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隋代《諸病源候論》指出:“熱毒乘經絡,血滲腸內,則變為膿血痢,熱久不歇,腸胃轉虛,故痢久不斷。”對病機闡述較為深人。至宋代,陳無擇將本病病因歸納為外感六淫,內因髒氣鬱結及飲食不當,縱情恣欲(不內外因)三類。金元時期朱丹溪提出據病之虛實治療:“壯實初病宜下,虛弱衰老久病宜升。”明清時期,醫家對本病的認識和實踐更加深入。如李中梓提出的“新感而實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可以塞因塞用”。迄今仍有其臨床價值。

現代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首篇報道,見於1958年。60年代以個案報道為主,亦有一定樣本的臨床觀察資料。強調本病為內癰,多采用冰硼散、錫類散、雲南白藥、黃連粉等傳統常用外治的方藥。治法上,灌腸結合內服藥,取得較好的效果。70年代,灌腸之法盛行,藥物應用更為廣泛,除中藥外,還探索試用民間草藥,但進展不大。工作做得最多的是80年代,據統計,僅1980~1989年有關本病的臨床文章就達200餘篇,在諸多方麵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治療方法上,近年來通過對內服藥(包括辨證的專方治療)、灌腸、中西醫結合、內服藥與灌暢相結合這四種方法的比較,認為以中藥內服加灌腸較為合理,體現了標本兼治;在方藥上,益氣活血方藥日益受到重視,和傳統效果肯定的健脾益氣、清熱祛濕方藥進行對照,發現其有效率並無差異。另外通過中、西藥物的對照觀察,結果表明,中藥治療本病的療效顯著高於西藥。從1165例臨床療效分析,總有效率為94.76%,證實中醫治療效果顯著。

為了探索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機理,近年來已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實驗動物模型證實,中藥對結腸損傷有明顯的修複作用。中藥灌腸尚能抑製機體淋巴細胞的轉化和增殖,以減弱免疫反應。並可解除腸道痙攣,抑製腸蠕動。通過對患者觀察也發現,治療後的淋巴細胞轉化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提示本病的向愈與免疫功能的恢複有一定關係。另外,有人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進行藥理實驗,結果證明,健脾溫陽中藥有明顯的強壯作用,並有促進凝血、改善微循環和調節平滑肌張力等作用。以上均表明,中醫藥治療本病的作用是多方麵的、確切的。

本病病因,目前比較一致的認識是,與濕邪熱毒侵及,恣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鬱怒思慮,情誌不遂等有關。其病機如下:

濕熱內蘊因感受濕邪熱毒,蓄積大腸;或飲食不節,壅滯腸胃,鬱久則熱毒壅盛,濕熱互相搏結,傷及氣血,化為膿血而下泄。

氣滯血瘀多係情懷不暢,鬱怒傷肝,氣滯血澀,飲食難化,日久膠結,而致腸?。

脾胃虛弱久痢不愈,必使脾胃受損,亦可因稟賦不足,脾胃素虛,感受寒濕或飲食生冷,傷及脾髒陽氣,病程過久,繼而損傷及腎而發病。

本病初起,多以濕熱壅滯腸胃為主,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致氣滯血瘀,最後則出現脾腎兩虧乃至陰陽俱虛之證候。

(1)分型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一般多采用內服藥與灌暢相結合:

① 濕熱內蘊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止瀉。

處方:白頭翁15克,秦皮12克,白芍18克,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木通、棕櫚炭、川芎、紅花各9克,罌粟殼6克,生白芍12克,土茯苓15克。

加減:熱盛加銀花、敗醬草;濕重加厚樸、米仁、茯苓;腹痛劇烈重用芍藥。

灌腸方:白頭翁、白花蛇舌草、救必應各30克,川連、赤芍、白芍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2次。灌腸方,將上方加水煎至200毫升,每天睡前保留灌腸。腹瀉重,灌腸後難保留者,可於藥液中加藕粉15克,調成糊狀再灌,12~15天為一療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