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剛穿越過來身體不適,或是這具身子確實不好,在小轎中蕩悠了一會,趙昰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夢到了很多場景,那是這具身體的前主人從小到大的經曆。
趙昰是庶長子出身,大家怕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因此對他有些苛刻,加之世有不靖,對他理會的人就又少,便越顯孤僻。
整個記憶缺乏可陳,無非是些皇宮中的糟爛事情,神奇的是,這八九年的記憶,仿佛在一場夢中趙昰便全記住了。
當耳邊響起呐喊聲,趙昰尚在奇怪,這小王爺生在宮中,怎麼還經曆戰亂了?
未等他在夢中想明白,卻感覺有人碰他,睜開眼,見趙昺正含著淚,驚恐的望著他。
“怎麼了?”趙昰問道。
趙昺見他醒了,淚水再也忍不住的流淌下來,伸手指著轎外。
此時轎外的喊殺聲也傳了過來,趙昰伸手拉開轎門,刺眼的陽光射入進來,緩了一下才看清自己所在。
此時轎子停在一個山坡上,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小轎,四周有宮女、太監和士兵拱衛,更遠處,便是殺聲四起的戰場。
那戰場離著並不近,望過去隻能見到撩起的塵土和互相廝殺的身影,其餘的便看不清晰了。
隻是因為地勢的原因,那聲音卻傳的很遠、很清晰。
“昰哥兒,趕快回轎子裏,不要在外麵站著。”旁邊的轎簾掀開,漏出一女子,聽聲音應該是楊淑妃。
在不知不覺間,趙昰走出小轎,居高臨下的站在山坡上望著下麵的戰場,因此才有了女子的提醒。
回過頭,對楊淑妃展顏一笑,並未出聲,心中卻盤算著如今的情況,完全無視了楊淑妃麵對他笑容刹那漏出的驚訝。
記憶中自己兩年後被嚇病,不幾日便死了,再一年後,趙昺被陸秀夫背著跳海,二十餘萬軍民跟著跳海而亡,算是為大宋朝畫上了一個句號。
自己若要改變這一切,時間緊迫,隻有三年時間。
蒙古人的騎兵不必多說,中國曆朝曆代疆土最大就要數元朝,可見其兵力凶猛,要做到險中求勝,必須分秒必爭。
沒有時間理清更多的思緒,趙昰已經有了下場的心思。
“益王,還請回轎落座,江指揮使必會破開前路,送淑妃與王爺出去的。”一位身著鎧甲的將軍拱手說道。
趙昰望了他一眼,卻發現看著有點眼熟,心思一轉,便已經認出此人正是夢中趙昰的舅舅楊亮節,是親近趙昰的人。
認出此人,趙昰的思路更加清晰,原本還想著怕指揮不動軍馬,此時卻放下心來。
“牽馬,領兵,我們下去看看。”趙昰望著戰場,沉聲說道。
“……”楊亮節心中的驚詫完全表現在臉上,一時間不知如何言語。
“快快整頓,難道要等仗打完了才衝過去不成?”趙昰盡力讓自己稚嫩的聲音嚴厲起來。
前世趙昰出生在東北,性子是典型的東北人,後來在南方求學,雖然看起來不是非常東北,可敢拚敢衝的性子卻沒落下。
穿越到這裏雖然莫名其妙,可適應起來卻非常自然,不知說他心大好,還是說他人傻好。
楊亮節被他嗬斥,一時不知如何應答,自己這侄兒向來怯弱,似如今這般確實不曾見過,目光望向楊淑妃,隻見楊淑妃一雙桃花眼瞪得比他都大,比他還要驚訝,見到自己弟弟望過來,趕忙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