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幽默其實並不神秘(1 / 1)

幽默一詞,我們每天可能都會碰到,比如,常能聽到人們評價某人時說他“非常幽默”,比如,報刊上的征婚啟事甚至都會寫上“要求對方不僅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為人要幽默”……看看,幽默已經在很多人心中跟財富(經濟基礎)同等重要了。可是,什麼又是幽默呢?

漢語裏最早出現“幽默”一詞,據考是在戰國時期的《楚辭·九章·懷沙》中,該篇中有“煦兮杳杳,孔靜幽默”一句,但這裏的“幽默”是寂靜無聲的意思,與我們現代意義的“幽默”大相徑庭。現代我們所說的“幽默”,其實是個外來語(humor)的音譯,源出拉丁文,原意是指動植物裏起潤滑作用的液汁。據說這個詞傳入中國後,一直沒有妥善的譯名,直到30年代初,林語堂先生在找不到對譯漢語情況下,隻好以“幽默”二字音譯。隨著“幽默”一詞新義的不斷走紅,“幽默”作為古漢語“寂靜無聲”的本義逐漸被新義所取代。

所以現代當一提及“幽默”,我們就會自然聯想到笑話、機智、喜劇、滑稽、好玩等等。那麼,能扮幾個鬼臉,會耍幾下貧嘴,這是不是就是幽默呢?不盡然。相聲大師侯寶林曾說:“幽默不是耍貧嘴,不是出怪相,現活寶,它是一種高尚的情趣,一種機敏性的反應,一種把普通現象喜劇化的處理方式。”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是一個性情暴躁的人,往往給這位大哲學家以難堪。有一次,蘇格拉底在同幾個學生討論學術問題時,他的妻子不知何故,忽然叫罵起來,震撼了整個課堂。不僅如此,他的妻子還提起一桶涼水衝著蘇格拉底就潑了過去。正當學生感到尷尬不知所措時,隻見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早知道打雷之後一定跟著要下雨的。”這一句話使他妻子的怒氣頓消,大家都大笑起來。

這個故事可以從蘇格拉底說出那句話為分水嶺,一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蘇格拉底挨了水澆,跟個落湯雞似的窘境,這樣類似的窘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夠碰到,比如幾個人正走路,突然旁邊一個門裏剛剛潑出了一盆水,不小心澆了其中一個人一身,我們可能就會大笑,覺得他很背運中了“彩”,又比如我們看到大街上有人踩到了香蕉皮差點摔個趔趄,我們也可能會發笑,但這些都僅僅隻是滑稽,它帶給我們的隻是視覺的可笑,正如蘇格拉底的窘境一樣;但,當蘇格拉底被妻子涼水澆身後的那一句解圍話一出口,這個滑稽就自然演變成了幽默,因為這句話給整個視覺的滑稽注入了語言的智慧。

“幽默”與滑稽、諷刺不同,滑稽是在嘲笑、插科打諢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處,以達到批評和諷刺的目的;諷刺則是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對不良或愚蠢行為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幽默與兩者既有聯係,又有區別。《辭海》上對“幽默”的解釋是這樣的:“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訛謬和不通情理之處。”

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康德認為:幽默是理性的“妙語解頤”;黑格爾說,幽默是“豐富而深刻的精神基礎”;日本一位理論家認為:幽默的根本是人性善良的“一麵”。

我國的著名作家老舍認為,幽默是一種心態,一種一視同仁的好笑的心態。有這種心態的人,雖不必是藝術家也能在行為上、語言上、思想上表現出這種幽默態度,這種態度是人生裏很可寶貴的,因為他表現著心懷寬大,一個會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絕不會因為小事而急躁懷恨。嬉皮笑臉並不是幽默,心平氣和,心寬氣朗才是幽默。

作家樓適夷有次去看望老舍,見麵問他,最近寫些什麼?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樓適夷大笑,因為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那麼,到底什麼是幽默?許多學者說幽默是不能下定義的。幽默是一種特性,一種引發喜悅、以愉快的方式娛人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種能力,一種了解並表達幽默的能力。有人甚至把幽默看作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幽默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形式,是藝術化的語言。不管幽默該怎樣去定義,但可以肯定,幽默來源於生活,是可以學來的,想使自己幽默起來的人,不妨多跟幽默的人接觸,多看些幽默方麵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