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不僅是一種增進人際關係和諧的藝術,更是一種能力,一種了解並表達幽默的能力。在演藝界裏,有幽默感的演藝者比較有“台風”,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幽默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為演出製造氣氛,使陌生變柔和。同時,具有幽默感的演藝者還會恰到好處調動現場觀眾的情緒,讓表演博得觀眾的掌聲,為演出成功助風添翼。
近兩年春晚的“造星”,令台灣年輕的魔術師——劉謙知名度陡增,大紫大紅,風靡全國,其成功與他的幽默感是分不開的。在魔術表演時,他能恰當運用幽默來吸引現場觀眾的眼球。早在春晚的舞台上,觀眾就見識了劉謙的巧舌如簧、風趣的言語,這些幽默的語言絕不輸任何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每當劉謙說完這句招牌台詞,他總能給觀眾帶來一個奇跡和驚喜。他的“花言巧語”把主持人董卿及一圈嘉賓逗得笑靨如花。展示“魔技”時,劉謙以幽默來製造氣氛。如在表演《倒果汁》時,演出剛開場,劉謙就手拿一壺橙汁分別倒在兩個玻璃杯中,觀眾都伸著脖子仔細看,隻見他慢悠悠地說,“這個魔術叫《倒果汁》,表演結束了,謝謝大家。”見大家一臉莫名其妙,還沒緩過神鼓掌,他又假裝正經地說,“這個魔術可是亞洲首見,你們應該發出‘噢’的聲音。”
劉謙的幽默話語貫穿整場魔術表演,現場找“托”並加以調侃。劉謙擅長用現場邀請觀眾上台與他合作的方式來調動全場的氣氛,每次他將視線掃向觀眾群,台下的觀眾都會大聲喊,“你要托嗎?”劉謙有一次邀請兩位男觀眾大玩“鋼板切人”,兩個觀眾眼見他對美女“行凶”,嚇得都不敢亂動,劉謙指揮其中一位摸摸美女是否還喘氣,見這位男觀眾真的聽從他的要求,他還調侃觀眾,“你還真摸,不怕你太太生氣嗎?”這位被要求摸美女的觀眾,下台後還心有餘悸,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托兒”,他告訴記者,“我真的沒感覺到箱子裏有人動彈,不過她肯定是躲在另一邊的箱子裏了。”
在劉謙表演散場時有觀眾念叨,“他是笑星裏魔術變得最好的,是魔術師裏最會演小品的。”有觀眾還感慨著:“原來劉謙是個笑星啊!”
魔術表演本來是隻需要表現魔術師精湛藝術的。但劉謙在表演時,輔助於風趣詼諧的語言,為魔術變化製造出生動、有趣的氣氛。這氣氛帶動了觀眾的情緒,讓魔術表演更受觀眾的歡迎。
畢福劍臉黑、搞怪、鄉音重、嗓門大,與央視那些口音標準、英俊瀟灑的男主持人相比顯得有些“另類”,但他以獨特的魅力博得了觀眾的喜愛。
在他當“頤安杯”主持人大賽主持人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一名選手被淘汰出局,她忍著,不讓自己的眼淚流出來。這時老畢告訴她:不要忍著,哭出來吧,憋著容易把眼睛憋小,自己從小就剛強,有眼淚就憋著,所以就把眼睛憋小了。此話一出,全場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