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比知識更加重要的東西(1 / 2)

名人導語

你的信息來源程序越廣泛,所產生的設想就越新穎。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從思維開始的,正是有了思維,才有了創新,有了發展,有了人類上下幾千年的曆史。

在古代,人們曾給思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他們認為,人是萬物之靈,思維是靈魂的活動,從而導致了宗教的產生。

後來,隨著人類認識的提高,人們發現一旦心髒停止跳動,思維就停止了,所以就錯誤地將心髒當做思維的器官。比如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就認為心髒至高無上,而人腦隻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無血器官”。我國古代也有“心之官則思”的說法。漢字中幾乎所有涉及思維的字詞結構都與“心”有關,如“思”、“想”、“念”、“慮”等。甚至現在,我們還經常聽人說“心裏想”,“心領神會”,“心不在焉”……將思維的發源地歸於心髒。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證實了人腦是高度組織起來的複雜的物質係統和機能係統,是思維的物質基礎。

諸葛亮少年時,曾和徐庶、龐統等人同拜水鏡先生為師。三年拜師期滿,這天早上,先生把大家召集起來說:“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誰能想出好主意,得到我的許可,走出水鏡莊,誰就算學成出師了。”

弟子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有的弟子說:“莊外失火了我得出去救火。”先生微笑著搖搖頭。

有的弟子謊稱:“家有急事,要速歸。”先生毫不理睬。

龐統說:“先生,如果你能讓我出去,我一定能想出辦法,請先生允許我到莊外走走。”先生也不為之所動。

眼看午時三刻就要到了。諸葛亮腦子一轉,計上心來。隻見他怒氣衝衝地奔到堂前,指著先生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先生太刁鑽,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三年的學費!快還我三年的學費!”

幾句話把先生氣得臉色發青,渾身顫抖,厲聲喝道:“快把這個小畜生給我趕出去!”

諸葛亮卻執意不走,徐庶、龐統好說歹說把他拉了出去。

但是一出水鏡莊,諸葛亮哈哈大笑,撿起一根柴棒,跑回莊內,跪在水鏡先生麵前說:“剛才為了考試,不得已冒犯恩師,弟子甘願受罰!”說著,送上柴棒請罪。

先生這才恍然大悟,立即轉怒為喜,拉起諸葛亮高興地說:“為師教了這麼多徒弟,隻有你真正出師了。”

諸葛亮妙計出師之所以被人們傳為佳話,是因為諸葛亮巧妙運用了假戲真做的創新思維方法,這一創新思維妙就妙在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你水鏡先生讓我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得到首肯出莊,才算學成出師,在這刁鑽的難題麵前,我諸葛亮回答不出來,要求“退學”是合乎情理的,出莊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水鏡先生除了答應已無可選擇。

思維是人類最本質的特征,是人類在與大自然鬥爭過程中,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經曆幾百年進化而獲得的一種特殊機能。人類的每一種行為,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與人腦本身所具備的思維能力休戚相關。蘇格拉底關於“人”的定義,就是因為沒有包括“思維能力”而漏洞百出。

思維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與哲學家都認為思維是人腦經過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特有機能,並把思維定義為:“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之間內在聯係的規律性所做出的概括與間接的反映。”

辯證唯物論告訴我們,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第一步是接觸外界事物,產生感覺、知覺和印象,這屬於感性認識階段;第二步是將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逐漸把握事物的本質、規律,產生認識過程的飛躍,進而構成判斷和推理,這屬於理性認識階段。我們所說的思維指的就是這一階段。概括性和超越性是思維的兩個最基本的屬性。

思維的概括性是指思維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

思維的超越性是指思維能夠超越具體的時間和空間,能夠超越具體的客觀事物。

而我們的身體則不具備思維的這種“超越性”:我們既不能超越具體的時間提前進入下一個世紀,也不能再回到過去;同樣,如果想從一個空間移動到另一個空間,往往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而不能像思維那樣僅僅是簡單的超越。

正是由於思維具有概括性和超越性,人類才可以超越具體的時間、空間和具體的客觀事物,去認識那些並沒有直接作用於人的事物的本質,從而做出創造發明。比如,人類雖然不能直接感知天體運行的規律,但能借助思維,揭示天體運行的規律,從而創造出了預測未來的曆書;人體不能直接感知電磁場的存在,但能借助於思維,揭示出電磁間轉變的規律;馬克思生活在19世紀,但他能借助於思維,揭示出千百年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構想出數百年後的社會製度;愛因斯坦則更是超越了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提出了引起科學革命的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