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導語
人不要輕言放棄,世界上隻有想不到的事,沒有辦不成的事任何人或事都不是孤立的,當你對一個目標的直接進攻失敗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從目標的聯係物著手,曲線進攻。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主管。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蜂擁而來。
麵對眾多應聘者,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就是想辦法把木梳賣給和尚,誰賣得最多誰就可以坐上主管的交椅”。
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沒有頭發要木梳何用?這不明擺著耍人嗎?於是紛紛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3個應聘者:小孫、小趙和小郭。
負責人交代:“以10日為限,屆時向我彙報銷售成果”。
10日到。
負責人問小孫:“賣出多少把?”
小孫說:“1把”。
“如何賣的?”
小孫講述了曆盡的辛苦,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沒有什麼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小孫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非常高興,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問小趙:“賣出多少把?”
小趙說:“10把。”
“如何賣的?”
小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腦中一個念頭一閃,立刻找到寺院的主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主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山有10座廟,於是買下了10把木梳。
負責人問小郭:“賣出多少把?”
小郭說:“1000把。”
負責人吃驚地問道:“如何賣的?”
小郭說他到了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施主往來不絕。小郭對主持說:“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揚善去惡,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個字,便可做贈品。”主持感覺這個建議很好,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得到“積善梳”的施主和香客也非常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旺。
把木梳賣給和尚,按照習慣思維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推銷術,卻有不同的結果。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的市場來,那才是真正的營銷高手。
某醫學雜誌發表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人體生命的延續與保持腿腳良好的功能有十分重要的關係幾許多人根本不注重保護自己的腳,往往多於使用,少於保養,殊不知,人的腳底有成千上萬的神經末梢與所有器官的腺體緊密相連。足底離心髒最遠,由於受到體重的壓迫,容易出現供血不足和靜脈回流障礙,從而導致新陳代謝的紊亂,誘發各種疾病。
經常按摩足底等於按摩全身,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調節中樞神經和大腦神經的功能。“人防老,先護腳”。對腳底的按摩有益健康,在我國古代就非常重視。
不知你看了上麵這段文字後有什麼感想?你能否順理成章地想出發明創造的課題?有人偶爾看了有關腳與健康的文章之後,豁然開朗,立刻想到了“足底按摩器”的新概念。他認為,隻要將有關的科學道理向人們宣傳介紹,大家就會重視足的保健。自己按摩足底,固然方便,但操作起來得彎腰屈腿,施力費勁。到專門的按摩醫院按摩足底,不但花費高,還極不方便,如果有一種按摩足底的器具,不是更好嗎?
按照這種思路,發明創造者設計出一種小巧的“足底滾踏式按摩器”。這種按摩器可用塑料或木頭製造,支架上安裝幾根帶凸峰狀小硬塊的滾軸,將腳踏在上麵來回搓動,就達到按摩足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