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建立一個統計數據,按照智慧程度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毫無疑問第一梯隊的全都是哺乳動物。
相比較節肢卵生的動物,相比較植物,哺乳動物的身體結構具有更複雜卻又更高效的係統性,身體的結構是由基因決定的,這代表哺乳動物的基因信息更加係統化。”
“人類能夠覺醒智慧,不是擁有比較大比例的大腦器官做為基礎,然後再加上那個在銀河係信息生命災難中嗚呼哀哉的辰光文明進行訓練刺激才最終決定的嗎?”
莫莉提出自己的疑問。
她可沒忘記當年那個差點兒讓人類文明,讓自己和徐小白等人毀滅的上帝文明。
所以雖然當時並沒有主動派遣戰艦找它們麻煩,但在信息生命肆掠的時候,一隻鏈接了蟲群網絡的蟲子卻不小心跑到了它們文明駐地內,然後發送了幾道廣播。
“智慧的誕生受到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甚至連定義都很模糊,不過我們一般把能夠創造使用工具,能夠思考“我”的存在這個哲學性問題當作擁有智慧的標準。
智慧很容易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不算擁有智慧,因為他啥都不知道也不懂。
所以才會有狼孩的存在,狼孩從生活習性和思維習慣就是一頭狼,充其量是一頭比較聰明卻不能捕獵的狼。
而在人類社會成長的孩子,在周圍父母和其他人類的影響下,在幾個月開始就能慢慢學會思考,學會成為一個人類。
這是人類智慧的由來,更大比例的大腦器官隻是前提條件,後天的潛移默化影響刺激也是重要的條件,但我想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大腦器官占據身體較大比例的生命,類人猿大腦比例和人類差不多,老鼠和海豚的大腦比例和人類相差無幾,甚至一些鳥類的大腦占據身體比例比人類還要高。
但很可惜,它們都沒有智慧,就算把它們從一出生就養在人類社會,讓它們從小受到智慧人類的潛移默化影響,它們還是不會誕生智慧,最多更擬人化能思考罷了。
但這並不能算是智慧,隻能說模仿和聰明,智慧程度不高,不會自我思考哲學也不會自主創造新的工具。
或許會說這是因為人類和它們不一樣,所以這個刺激影響不夠深。
但我做過一個試驗,那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給它們導入虛擬神經信號,讓它們大腦感知到周圍生活了一群充滿智慧的“同類”,讓它們在這樣的環境成長,但它們的智慧依舊顯得很淺薄。
大腦比例這個原因被排除了,那還有大腦重量,不過討論大腦重量也沒意義。
地球生物圈中有大腦比人重的種族,海豚,大象,鯨魚這些生物的大腦都比人類重,當它們最多算是聰明,離智慧還遠遠不夠。”
莫莉喝完一杯水,有些迷惑地詢問:“等等,你說智慧的誕生和基因和生物構造相關,怎麼現在聽你越說越迷糊了,和大腦相關,又和大腦不相關。”
“是和基因信息相關。”
林曦低頭看了眼好像枕在自己腿上睡著的徐小白,放低聲音接著說道:“大腦占據身體的比例和重量是由基因決定的,但大腦器官卻又不是智慧誕生的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基因信息。
一個係統化的身體,一個足夠比例的大腦,是智慧誕生的前提,但智慧誕生的決定性因素應該需要基因信息的參與。
為什麼大腦比例和人類差不多甚至比人類高的生物,在智慧社會環境中成長後智慧程度依舊不高。
而我們人類的小孩幾個月大就能自我思考,一兩歲就能自助創造工具,八九歲就能思考哲學問題?
要知道從生命器官的構造,從生命形態的角度,其他哺乳生命和我們沒多大分別。
後天基因信息改變和基因傳承信息這兩個概念,你應該了解吧。”
林曦在最後對莫莉問了個問題。
莫莉點點頭,看了眼睡著的徐小白也是放低聲音:“第一個問題了解不深,第二個問題比較了解,不過生命基因傳承的不是準確的信息,更多是模糊的基因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