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歎了一口氣,欣妃慢慢的進入了回憶裏:“說來,我進入宮裏的時間算是很早了,當時本宮那一屆選秀女的時候,皇上還不到而立之年,皇上是位明君,隻把精力都放在國政上,所以三年一次的秀女選拔一切都是在太後的監督下進行的。就連皇後也是由太後替皇上選擇的。”
“可是,父皇對秀女們沒什麼要求嗎?”
“你隻管聽我說,皇上對秀女們不是沒有要求,而是根本就沒有一點心思,這一切,隻因為一個女人。”
“女人?”
“這個女人可以說是皇上一生最大的牽絆,愛可以徹骨,恨依然徹骨。這個女人本是東方琉璃國皇室冊封的郡主,她的父親是鎮守我們風烈國與琉璃國邊境的元帥,這個元帥行軍打仗以鐵血著稱,我們風烈國沒少在他手下吃敗仗。風烈國與琉璃國可以說是最不和睦的國家,同樣也是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刨去北方的匈奴,其他的三個國家沒有一個可以和這兩個國家抗衡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太後與大臣們堅決反對兩國通姻。”
“然後呢,父皇是怎麼做的?”
“皇上能怎麼做,皇上身上可是挑著整個風烈國的擔子,在太後與群臣的壓迫下,皇上選擇了妥協。”
“啊?”我從來沒有想過父皇還有這樣服軟的一麵。
欣妃歎了口氣接著說:“事情要是這麼結束了,也就不會有我所說的恨了。後來有一天,皇上的五弟東陽王領來一個道士。”
“東陽王?不是我那個叛國的皇叔麼?”
“叛國隻是一個罪名罷了,那個道士武藝十分強大,當朝挫敗了當時的第一武將,而且對於與琉璃國之間的戰爭提出了許多從未有過的看法,皇上興奮的立馬封他為客卿,並下詔賜他做了軍師,幫助東方與琉璃國交戰的元帥。本來文武百官是極力反對的,但東陽王卻以王位做了擔保。果然,那個道士上任之後的三年裏,風烈國與琉璃國之間的交戰都是勝多敗少,一些官員開始和東陽王一樣支持於他。照這樣下去,事情本來是可以進展的很順利的,可這時候皇上偏偏找到了那個道士。”
“父皇宣了那個道士?難道要商議進攻的事麼?”
“是商議進攻沒錯,但不是皇上宣召了他,而是皇上親自到了東境上去找他,商議的戰事也就是為了那個女人。”
“為了那個女人?父皇還真是重情啊,可是這些跟我母妃的死有什麼關係呢?”
“這一戰,隻是一次小型的戰役,是由那個道士帶領著二十名皇室的親衛組成的,他們個個都是以一敵十的好手,他們偽裝成商隊混進了琉璃國,任務就是將那個女人帶出琉璃國,接到皇宮。”欣妃並沒有理會我的質疑,自顧自的說道。
“那成功了麼?”
“那一戰,皇上出於考慮那個女人的感受,命令他們一行人不得傷害她的親人家眷,也正是這條命令,葬送了風烈國最傑出的人才。”
“看來他們是失敗了吧。”我有些惋惜的說道。
“哼”,欣妃苦笑一聲,“失敗了?其實沒人能說這算失敗了還是成功了。當時距離他們離開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從來沒有一封信條傳到皇上手裏,就在皇上快要絕望的時候,東陽王來了。”
“東陽王?他怎麼會來?”
“當時的東陽王渾身是血,懷裏抱著那個皇上朝思暮想的女人,一步步的走到了皇上的麵前,當時他隻說了一句話‘任務成功,全部戰死。’然後就昏了過去。好一個全部戰死啊,可死的絕不僅僅是那二十個人,整個東陽王府的親衛隊。”
“怎麼會這樣?”
“說來可笑,就是因為皇上一句不可傷害她的家人的命令,執行任務的二十一位勇士遭到了琉璃國徐元帥也就是她父親的毫無顧慮的追殺,東陽王事先是知道這次行動的,因為不放心,他率領著王府的一千衛兵到境邊城外去接應,正是有了這一千衛兵的奮死阻攔,才換回了東陽王和那個女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