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觀天下大局,萬難挽回,我們所能做的,引用一班正人,培養幾個好官,以為種子。吾輩所慎之又慎者,隻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可著力處。
——曾國藩
一個人走向高位,便要擔當大事,成就一番事業。但高處不勝寒,越往上前行,遇到的阻力越大,也隨時有跌倒的可能。曾國藩很欣賞王安石的“三不畏”精神,更是把王的《遊褒禪山記》銘誦在心。曾國藩還認為,登上高位的人若想免於跌倒,知人曉事最為重要。
曾國藩十分注意舉薦人才,首先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並說:善於審視國運的人,“觀賢者在位,則上其將興;見冗員浮雜,則知其將替。”觀察軍事也應如此。他將人才問題提到了關係國家興衰的高度,把選拔、培養人才作為挽救晚清王朝統治危機的重要措施。
曾國藩認為,導致晚清社會危機的原因,主要在於吏治的敗壞,而吏治的敗壞,又是由於人才的缺乏;1851年他在給友人胡大任的信中說:“二千裏中幾無一尺淨土。推尋本原,何嚐不是有司虐用其民,魚肉日久,激而不複反顧。蓋大吏之泄泄於上,而一切廢置不問,已非一朝一夕。”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把治軍與吏治並重,說:“細察今日局勢,若不從吏治人心上痛下工夫,滌腸蕩胃,斷無挽回之理。”因此,曾國藩在戰爭期間,每控製一個地區就治理一個地區,整頓吏治,恢複地方政權,力求把它建設成一個新的基地。1860年,他在給左宗棠的信中,希望左能夠選擇賢才,一同前來,“安危得失均係於此。”他還舉例說,湖北省城三次克複後,地方凋敝,與今日安慶相同,但因胡林翼羅致人才,多方培養,不數年間吏治漸振。
麵對內憂外患,曾國藩說:“非得忍辱負重之器數十人,恐難挽回時局也。”而這些人才從何處得來呢?他認為,“世人聰明才力,不甚相懸,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用人者審量其宜而已。山不能為大匠別生奇木,天亦不能為賢主更出異人”,而“大約上等賢哲當以無緣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所以,人才之有無全靠當權者之發現、培養及使用得當。
太平天國革命爆發以後,其勢如暴風驟雨,摧枯拉朽,席卷東南。對此,曾國藩無比感慨地說:“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今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後、忠憤耿耿者,不可立得;有時即使得到,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或遭遇挫折、或離職而去、或抑鬱而死。而貪婪庸劣的人,位高而權重,而富貴、而名譽、而老健小此,此具可為浩歎者也。”麵對嚴重的社會危機,曾國藩呼籲當政者重視人才問題。他一再對胡林翼說:“求人自輔,時時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難。”在晚清,人才似乎奇缺,龔自珍曾仰天長歎:“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曾國藩也曾感慨,國中無人,他認為中國若想不與外國列強講和,就得有四五個得力的大將軍,招之能戰,戰之能勝,但他數來數去怎麼也數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