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跟我開了一次玩笑,當初我匆匆忙忙結婚,全是因為雨結了婚而我萬般失望。假若當初他來找我,我是的不會介意的,看來上天注定我們情深緣淡無緣相聚的。
才相聚,又分離,從此又天各一方,火車開動了,我再也抓不住他的手,覺得悲不可抑,淚飛如雨,那種刺入骨髓的痛楚讓我的心已緊縮一團……
心理透析:潛意識裏的自我心理防衛
故事中的“我”品嚐的這杯苦酒,是自己親手給自己釀造的。對此,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的道德評判,而是進行深層的心理探究。
就“我”而言,和雨由火車上相識而生情,繼而由於意念固著在雨的身上而暫時難於接納丈夫,也許是無可厚非。但是,雨很久之後才說出自己已婚的事實,顯然對“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我”本應對自己的感情有所反思,卻縱容自己陷入一個感情誤區,而且越陷越深。“我”體驗到了內心的那種深深地不安。人內心的不安是很痛苦的事。怎樣麵對自己心靈的不安呢?縱觀整個故事,“我”一直在運用一種叫做“合理化作用”的心理防衛機製,來維護自己不安的心靈。
故事中的“我”,就是在這種心理防衛機製的作用下,演繹著自己的故事:明明是一個已婚男人在竊取自己的感情,卻要追求什麼“情真意切”;明明是自己與情人“內心深處”渴望相見,卻自以為“全力維護著這個家”;明明是自己與情人“信件電話依舊”,卻怪丈夫“疑神疑鬼”“每天關注我的行蹤”;明明是自己對婚姻用情不專,卻怪丈夫對“有熱飯吃”“毫不領情”;明明是自己褻瀆了丈夫的人格和尊嚴,卻責難丈夫不承認自己的“人格和自由”;明明是自己紅杏出牆私奔情人,對婚姻不負責任,卻說“不能做出對不起丈夫的事”……這都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化”,為的是減輕或消除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痛苦。當然,雨的“想離婚去找你”等說法更是十足的“合理化”,更是為了尋求心靈的安寧。對此我們姑且不論。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誰都不可避免地在潛意識裏運用過合理化作用這種心理防衛機製。故事中的“我”,在已為人妻之初,對與情人的“信件電話依舊”引起的自我內心的不安,適當的使用一下合理化作用也許不是壞事。但是,後來在合理化作用下,生活的走向顯然偏離正常軌跡越來越遠。如此繼續下去,真不知與情人別離時那種“刺入骨髓”的東西,還會“合理化”地釀造出怎樣的生活的苦酒?
心靈跨越:勇於直麵自己的內心
“我”的這杯苦酒怎樣才能化為甘醇?
第一步,拭去心靈蒙塵。趕快放棄“合理化”的心理防衛機製,不再用自我安慰來遮蔽自己的心,勇敢地直麵自己的生活,直麵自己的內心。這已無需多說。
第二步,理性審視迷情。勇於直麵自己的內心,就會喚醒自己的理智,就會看清雨並沒有對婚姻的承諾和負責,就會看清自己對雨也不過是盲目地意念固著。人常常這樣,假如一個東西屬於自己了,未必真的喜歡,但是,越是得不到的時候就越是想得到,就是一種意念固著。進而,自然就會看清自己和雨之間其實並非真愛。
第三步,積極接納丈夫。“我”由於心靈蒙塵陷入迷情,一直沒有給婚姻幸福尋找機會。一旦心靈不再蒙塵,看清了迷情不是愛,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婚姻,就會改變對丈夫的排斥態度,就會敞開心扉積極地嚐試接納丈夫,就會讓彼此的心相互走近,慢慢地,也就會有了心靈的相容,也就會有了婚姻的幸福,苦酒也就化為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