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咒語(1 / 3)

沉睡了千年的夢還是糾纏不清,思維混亂。沒有了白晝和黑夜。

雪堡承載著三個人組成的生生世世。王的民眾在王的眼中已不複存在,每天從白晝到黑夜,再從黑夜到白晝,時時刻刻都是三個人的世界,仿佛,王的未來生命中注定將隻能有兩個女人的存在:一個是拉姆,一個是白瑪,王的五千個妃被排除了王的世界中。

五千個妃都黯然神傷,都想進入王的世界。以前的二號寵妃米瑪尤其想重獲幸福,她想盡一切辦法:飾容顏、進才藝、顏歡笑,隻為獲取王的一次寵愛,王雖然歡欣卻隻是作為一種娛樂來欣賞,作為愛人,王哪怕一個空隙也無法容納她。米瑪幾個月的不懈努力終究隻落得一場空。過度傷心和絕望虜獲了她,為此她一改柔弱的性格,暗自以神刀割破指尖,發誓必將找回自己失去的幸福。

七月十五的黃昏,米瑪來到了王宮外的神廟,找到了朵吉喇嘛,那是她的恩師和養父。在朵吉喇嘛麵前,米瑪流下了生命中第一滴紅色的眼淚。她用雋秀著梅朵的手帕拭幹了那滴眼淚,神情落寞地看著自己唯一的親人。她對喇嘛說,她要拉姆永遠消失,不管使用怎樣的手段。

朵吉喇嘛傷心地搖了搖頭,對著釋迦摩尼神像歎了三聲,一句話沒說,走進了自己的寢宮再不露麵。

米瑪在神廟的大殿等著自己的恩人,她知道他丟不下她。直等到午夜,米瑪跨過神廟的門檻,抬頭望著夜空中那一輪圓月。米瑪覺得那夜的月亮有著一種熾烈,像血一樣火紅,仿佛灼得人心疼。她不禁渾身一顫。

朵吉喇嘛終於沒有從寢宮出來。他隻是捎了一句話要米瑪趕緊回宮。

米瑪並沒有失望,她是了解朵吉喇嘛的,在她離開時她甚至露出了一點笑意。

米瑪是個孤兒,她的父母親在她出生後的第十五天雙雙從雪堡王國失蹤,沒有人知其下落,卻到處流傳著眾說紛紜的謠言,後來有一個謠言幾乎人人都相信了,據說他們的愛情觸犯了神條,受到了神的詛咒,兩個人的靈魂被禁錮在了雪堡後宮中的一個王妃身上。但是沒有人知道怎樣破解這個奇怪的詛咒。降臨人間才十五天的米瑪在父母失蹤後沒有了一個親人,孤苦伶仃的生命令善良的朵吉喇嘛肝腸寸斷,他將米瑪帶回了神廟,從此視米瑪勝過自己的生命,用一片虔誠甚至是敬重的心將她撫養長大。

後來米瑪被選為王妃,王親自將她迎接進宮。自從米瑪進宮之後,朵吉喇嘛整天都陷入愁情與憂傷當中,十幾年來與米瑪的相依為命令他體驗到一種巨大的溫情與感動,而米瑪的突然離開令他悵然若失、痛不欲生,並且冥冥中他仿佛預感到了什麼不測之事。

那天朵吉喇嘛看到米瑪突然來到神廟,他不禁哆嗦了一下,他的心罩上了一層烏雲,他知道命運是無法逃脫的。他看到米瑪的紅色淚滴,心裏早已流了血,卻故作冷漠。他在自己的寢宮中徘徊到午夜,內心陷入重重糾葛與矛盾當中。他始終無法決定,直到他站在窗前看到了那輪灼人的圓月。他雙掌合並,狠狠地朝向圓月鞠了一躬。

喇嘛知道如果他答應了米瑪,雪堡中的幸福和歡樂將不複存在,一切寧靜與和諧都將被咒語所困縛。可是米瑪在朵吉喇嘛心中的地位是無人能比的,米瑪的淒楚和哀傷此後時時都纏繞在他的心中,難以拂去。在深深的憐憫心的刺激下,他終於下定了決心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況此時的王宮,對大多數人來說,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寧靜和樂趣,三個人的快樂並不能代表全部。鋌而走險也許還有扭轉局勢的希望。

三天後,還是那輪殷紅的月亮,隻是沒有三天前那麼圓潤,露出一道殘缺的口,仿佛一個等著虜獲獵物的陷進。米瑪僅帶著兩個隨侍丫頭,在月色漸深的時刻踏著楊柳步走進了神廟,她吩咐兩個丫頭在殿堂等候,自己則堅定地來到了朵吉喇嘛的寢室。朵吉喇嘛背對著米瑪站在窗前。米瑪將雙手交叉在胸前對著自己的恩師跪了下來,深深將頭抵在那蟲眼遍布的木質地板。她隻有一句話:我的勝過親生父親的恩人,你知道,一切在於這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