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軍中計險中求勝 放敵歸英雄惜英雄(2 / 3)

拖雷聽了很不高興,立刻說道:

“我無能,我多慮,還是你有勇有謀,你為什麼不打前鋒?每次臨戰老是要求殿後。”

察合台聽了,橫眉立目地說道:

“打前鋒有什麼了不起?看我領兵在前,劄蘭丁也不敢對我怎麼樣?”

說罷,察合台真的帶著自己的兵馬,走在大軍的前麵,首先進入了山穀。

劄蘭丁確實派兀兒禿刺黑在山穀中埋下了伏兵。

在這山穀裏,兀兒禿刺黑埋伏了五千人馬,他擔心成吉思汗不敢從山穀中經過,早就接受劄蘭丁的指使,讓士兵捉住了幾隻飛鳥,等蒙古大軍來到山穀之時,立即把鳥兒放飛,以此迷惑成吉思汗,引誘這位老謀深算的蒙古大汗上當的。

果然不出劄蘭丁所料,飛鳥一放出去,蒙古大軍便開始進入狹穀了。

原來這山穀為哥疾寧通往申河去印度的惟一通道,它位於兩座山崖的下麵。

由於山崖高不可攀,把光線擋得嚴嚴的,使山穀裏陰暗潮濕,道路又窄又不平整,大隊兵馬若從這裏通過,不得不下馬步行。

因為山穀狹長幽深,約有一裏多路,容易埋伏軍隊,所以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蒙古大軍進入山穀之後,成吉思汗對身邊的窩闊台等說道:

“劄蘭丁畢竟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夥,他用兵打仗還嫩得很呀!”

說到這裏,拖雷忙問道:

“父汗有什麼感受麼?”

成吉思汗手指兩邊山崖,大聲說道:

“劄蘭丁若在這兩邊山崖上埋伏一支人馬,不說三萬、五萬了,就是三千、五千,我們的大軍也會遭到嚴重損失的呀!”

說完,放聲大笑起來,誰知他的笑聲剛落,突然之間,山穀裏立刻響起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打死蒙古人,活捉成吉思汗!隨著震耳欲聾的喊聲,隻見兩邊山崖上人頭攢動,亂石像冰雹、雨滴一樣紛紛落下來。”

正在行進中的蒙古大軍,受到這般驚嚇,又被亂石砸得東倒西歪,加上穀中光線昏暗,頓時混亂起來。

成吉思汗一見,急忙命令將士們說:

“趕快帶領大軍衝出狹口,離開這山穀地帶。”

可是,山穀狹口處又被樹枝層層堵塞,兵士無法通過,隻得下馬去搬運那些障礙物。

這時候,崖上的敵人拚命地向下麵扔石頭,蒙古軍隊想還擊,也找不到機會,隻得東藏西躲,頭頂著盾牌亂竄。

這時候,察合台從前麵跑過來,見到成吉思汗上氣不接下氣地請求道:

“山穀的口子又小又狹,還被層層的障礙堵住,這麼多的人馬,幾時才能過去,不如撤兵回去,另尋一條路走吧!”

成吉思汗立即大聲喝道:

“胡說!大軍已進入山穀,隻有拚命衝出去,哪有後退撤兵之理?”

說到這裏,他立即麵對窩闊台說道:

“你趕快領一支隊伍,到這山穀出口處,指揮士兵迅速清除障礙,領著大隊人馬衝出山穀,再不能拖延了。”

窩闊台走後,他又對幼子拖雷命令道。

“你去帶領一支弓弩手隊伍,向山穀兩邊山崖上的敵人進行還擊,我們不能老是被動挨打,任憑敵人殺傷啊!”

這時候,成吉思汗才向察合台說道:

“劄蘭丁的兵馬總共不過三、四萬人,有什麼可怕的?看把你嚇成什麼樣了!”

察合台還想爭辯,見他父汗瞪他一眼,又道:

“作為一個帶兵的將領,既要知彼知己,又要臨危不懼,即使高山倒在眼前,也要鎮定自若,士兵才能不受影響。遇到一點風吹草動,就驚恐萬分,沒有主張了,還能領兵打仗麼?在這一點上,你得向窩闊台、拖雷學習,更得向術赤學習了!”

父子兩人正在說話工夫,拖雷走來說道:

“兩邊山崖上的敵兵已被擊退了,大軍正陸續通過山穀,請父汗上馬。”

成吉思汗滿意地看著拖雷說道:

“敵兵不會很多吧?”

“也不過幾千人,被我們射死了不少,其餘的嚇得逃走了,他們還是怕死呀!”

拖雷說這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是看著察合台說的,因為穀中昏暗,也許察合台沒有留心,也就沒有什麼反應,便一起上馬,跟隨在成吉思汗馬後,向山穀的那頭馳去。

走出山穀,成吉思汗吩咐各路兵馬整頓隊伍,清查人數,才知在山穀裏死傷了七千多人,準備命令各路大軍加速進軍之時,哨探來報告:

“申河離此不過五六十裏路了,劄蘭丁正在準備渡河,許多輜重、物資正在往船上裝運。”

成吉思汗聽後,心急火燎地向大軍命令道:

“趕快追上去,別讓劄蘭丁這小子逃了!”

說罷,拍馬飛馳而去,決定親自到大軍前頭,帶領隊伍去追擊劄蘭丁,此時,正是公元1221年11月24日的淩晨,蒙古大軍在成吉思汗一再催督之下,終於在申河北岸追上了劄蘭丁的隊伍。

經過連夜急馳而來的蒙古大軍,一見到劄蘭丁的隊伍停在申河岸上,渾身的疲勞一掃而光,他們從四麵八方潮水般衝過去,把劄蘭丁的三、四萬兵馬緊緊圍住。

蒙古大軍將劄蘭丁的兵馬圍成一個半圓形,像一把弓子一樣,那條申河是那弓上的弦。

不久,太陽出來了,成吉思汗先讓將士們飽餐一頓,然後命令道:

“劄蘭丁這個人還有點用處,你們圍攻時切勿將他射傷了,最好是把他生擒活捉。”

由於花剌子模各地的叛亂不斷發生,占領的城市中秩序混亂,成吉思汗想把劄蘭丁控製在手中,讓他去安定各地的混亂局勢,所以不讓自己的部下射傷他。

在全麵進攻之前,成吉思汗派遣兀客兒哈勒紮、忽禿兒哈勒紮兩人,各領二千鐵騎,以閃電般的速度,襲擊躲在岸上營帳中的劄蘭丁,將他趕出來,便於活捉他。

其實,劄蘭丁沒有躲在營帳中,他正在部署自己的兵馬,準備與蒙古大軍做殊死的拚鬥。

劄蘭丁不到四萬兵馬,他派阿明滅裏帶領一萬兵馬為右翼,讓兀兒禿刺黑領一萬兵馬擔當左翼,自己率領餘下的一萬多兵馬為中軍。

這時,劄蘭丁向將士們說道:

“今天,是生,是死,在此一戰了!古往今來,在戰場上,誰怕死,誰先死;誰勇敢,英勇殺敵不怕死,卻能活下來,這已是一條規律!”

說到這裏,劄蘭丁高舉酒碗,又說道:

“我們先對蒙古人衝殺一陣,能殺退他們更好,萬一衝不出去,我們背後是申河,跳下去,渡過這條河,重整隊伍,再找蒙古人報仇,也為時不晚。”

劄蘭丁說完之後,把滿滿一碗酒放到嘴邊,頭一仰,一飲而盡,他的部下們也受他的豪情感染,也跟著仰起脖子,一起喝了一碗酒。

大家一起上馬,正待向蒙古軍隊展開進攻,忽聽營前喊殺聲起,正是兀客兒哈剌紮與忽禿兒哈刺紮領著騎兵來襲。

劄蘭丁一聲大喝:

“衝上去,殺退蒙古人的進攻!”

隻見他雙腿一夾馬肚子,箭一樣衝向迎麵而來的蒙古騎兵,他身後的兵馬也高聲叫喊著,殺向前去,雙方立刻混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