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軍一路攻城略地,於一二二一年十月左右進軍到阿兒蘭重鎮拜勒寒城下。很快攻下了這座城市,“盡殺其男子,女子則辱而後殺,刳孕婦,戕其胎。”“接著,他們向阿兒蘭最大的城吉陽劄進攻。攻下城後,將該城完全毀掉了。”這是蒙軍對穀兒隻的第二次進攻。
受過一次敗仗的穀兒隻人滋長了一種恐敵症。但穀兒隻軍畢竟是長期在戰火中的國家,因此他們並沒有向蒙軍屈服,而是“列陣以待。雙方相遇,者別帶著五千人隱蔽起來,速不台帶著軍隊衝上去。最初,蒙古人敗退,穀兒隻人(格魯吉亞人)追了上來。哲別遂從埋伏處衝出來,將他們包圍在中間,此戰殲滅了三萬多穀兒隻人。”這是對穀兒隻軍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但蒙古軍以穀兒隻險隘遍國內,不敢深入,遂飽載虜獲,繼續北進。
他們從那裏向設裏汪進發,企圖尋找一條越過太和嶺(高加索山)的通道。
“設裏汪”是裏海西岸、庫拉河北麵的一個地方王朝,今為阿塞拜疆國的一部分,其首都為舍馬哈城。當時的國王是設裏汪沙法魯黑咱忒。
者別、速不台從當地百姓那裏了解到,太和嶺山勢險峻,在太和嶺與裏海之間隻有一條通道可以進入欽察部駐地,那就是設裏汪境內的打耳班城,它是該地區北麵邊境上的一座大城,人們稱它為鐵門關,今為阿塞拜疆裏海上的一個著名港口。它是南北往來的要道,在當時也是一個有名的商業城市。在進軍打耳班的途中,蒙軍首先攻下了設裏汪的首都舍馬哈城,驅走了許多俘虜,屠殺了許多城民。但打耳班有一條設防堅固的隘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為能順利地通過打耳班,他們派人與設裏汪國王講和,說:“請你派人來締結和約吧嚴於是設裏汪國王派了十名使者去見者別與速不台。”他們全是設裏汪最著名的大臣,蒙古人殺死了其中的一個,然後威脅其他九個人說:“隻要你們將通過打耳班的道路指引給我們,我們就饒恕你們,否則我們就把你們殺掉!”那批顯貴的使者貪生怕死,背叛了他們的國家,告訴蒙古人沿著山穀可以繞過設防堅固的打耳班隘道。於是蒙古人順利地偷渡打耳班,越過太和嶺,進入了阿速部與欽察部駐地。
“阿速部”與居住在阿兒蘭地區的阿蘭人屬於同一種族。阿速部分布在太和嶺北麓,是一個伊朗民族沃舍梯人的祖先,其生活範圍在今亞美尼亞及俄羅斯那一帶。阿速部的左鄰就是欽察人,這是者別、速不台進攻的主要目標。
欽察地處在裏海之北,東起烏拉爾河,西至頓河的遼闊草原波羅夫草原,即欽察草原上,有史學家稱其為“庫蠻”,俄羅斯編年史稱之為“波洛維赤”,伊斯蘭教著作叫他們為“欽察”。欽察人屬於突厥語部族,當時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阿速部及其他高加索部族屬於當地的部族,都信奉基督教。
蒙軍越過太和嶺後,馬上遇到了欽察和阿速等高加索各部的聯合抵抗,聯軍人多勢眾,雙方激烈爭戰,相持不下,勝負未決。這時,者別、速不台又采用了分化瓦解、利用矛盾的策略,派使者去見欽察部首領,進行反間活動。他們對欽察人說:“我們和你們是同一部落的人、來自同一氏族,而阿蘭人是我們的異己。讓我們締結互不侵犯的協議吧,你們想要金子、衣服,我們給你們,你們將阿蘭人給我們留下吧。”欽察人聽信了蒙古使者的甜言蜜語,又貪戀蒙古人的財物,於是單獨與蒙古人講和停戰。蒙軍集中力量進攻阿速各部,阿速各部被打得大敗,遭到了命定的掠搶、屠殺。當時,欽察人相信了締結的和約,他們無所顧慮地在自己的地區上散開了,將士們帶著許多金錢、財物,歡天喜地的各自向家中走去。但時隔不久,“蒙古人突然向他們突襲,見一個殺一個,奪回了以前給他們的東西。許多軟察人變成了蒙軍的刀下鬼,蒙古軍搶奪的財物大大超過了議和時送的財物。”
鈦察草原曾受到蒙古軍隊的突然襲擊,欽察人被迫離開原來的駐地,西遷到伏爾加河(亦的勒河)和第聶伯河(涅卜兒河)之間的欽察人處,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蒙古軍隊占領了水草豐美的欽察大草原,在欽察草原的中心地帶度過了一個嚴寒的冬天。
一二二三年春,蒙古人繼續追擊欽察人,進軍到今克裏米亞半島,攻占了薩波羅什城。欽察人集合自己的軍隊迎擊蒙古軍。因為其首領臨陣脫逃,許多人喪失了生命,欽察人被迫向第聶伯河方向逃竄。
遊牧於第聶伯河以西的欽察各部,分部遊牧,各立可汗,其中的忽灘汗威望最高。他發現情況危急,趕緊向斡羅思(俄羅斯)人求援。當時,斡羅思正處於諸侯割據時代,分割為若幹個公國。其中加裏奇侯國的姆斯梯斯拉夫勇侯是忽灘汗的女婿。忽灘汗派人對加裏奇勇侯說:“今天韃靼人掃蕩了我們的土地,明天就會攻占你們的土地了。”加裏奇勇侯分別致書斡羅思諸侯,提議到基輔(乞瓦)聚集,以便商計變化著的形勢。其信中說:“弟兄們,如果我們不幫助他們(波羅維赤人),那末他們就會隸屬於他們韃靼人,那末他們韃靼人的勢力就會更大起來。”他提出了欽察人和蒙古人聯合的危險性和支援欽察人的必要性。但是有些斡羅思諸侯很少思考到斡羅思的整體命運,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內部的政治糾紛。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諸侯都響應了加裏奇勇侯的號召。但無論如何,與欽察相鄰的斡羅思南部的一些大公畢竟預感到唇亡齒寒的威脅,最終集會於基輔,決定與欽察部聯合,共同抗擊蒙軍。他們說:“在別人的土地上總比在自己的土地上迎擊(他們)好得多。”蒙古人又再次上演了對付欽察和阿速人的故伎,派使者對斡羅思諸大公說,我們“無犯斡羅思部之意,所討者僅其鄰部。況此部平昔侵擾斡羅思部有年,應乘此時期而謀報複,與蒙古軍結合,同分虜獲。且在宗教一方麵言,蒙古人隻信一上帝,尤應與相結以討敬仰偶像之欽察也。”這次斡羅恩大公沒有上蒙古人的當,殺死了十個蒙古使者,乘勢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