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金水橋上的父子握手(2 / 2)

那一刻,他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升旗儀式結束後,王丙乾的父親按照事先的約定來到了金水橋上。

事隔許多年,王丙乾至今都還記得父親當時的神情舉止。看到自己從天安門城樓裏走出來之後,父親大步流星的向他走來。

父子倆在金水橋上相見了。這是自從王丙乾參軍以來的第一次父子相見。父親的一個舉動讓王丙乾終生難忘。沒當兵之前,父親每次和他說話時,都會用手摸著他的頭或是拍著他的肩膀,然而這一次卻沒有。父親遠遠地迎上來,伸出兩隻手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

那場麵,完全像是兩個領導人之間的親切會晤。

父親說出的話也和以往不一樣,父親說:“兒啊,部隊領導把你放在國旗護衛隊的崗位上,是對你的高度信任,更是咱全家人的光榮,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幹出點兒成績來。”

王丙乾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殷切囑托。他以自己優良的軍人素質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國旗護衛隊從一個兵踏踏實實地幹起,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中隊長。這期間,他當過班長,提幹後又相繼當過排長,副指導員,副隊長。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盡職盡責,時刻牢記組織的信任和父親的叮囑。

這些年來,王丙乾共三次榮立三等功。

自古忠孝兩難全。

2004年3月10日下午,當時任副指導員的王丙乾從天安門廣場執勤回來。時任指導員的王曉壓抑著悲傷的神情報告給他一個沉痛的消息:“剛才接到你弟弟瞞著你母親打來的一個電話,說你父親因腦溢血去世了。”

說著,王曉就把一張火車票塞到了王丙乾的手裏,對他說:“你趕快收拾一下回去吧。”

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王丙乾心如刀絞,眼淚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最初的一瞬間,他不相信這是真的。怎麼可能呢?就在幾天之前,父親還給他打過電話。電話裏,父親還是那句老話,叮囑他好好幹出點成績來,為全家人爭光,為祖國爭光。

想不到,那竟成了父親的遺言。

父親走的太突然了,自己這個當兒子的還沒有來得及孝敬他老人家。想到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自己,王丙乾既傷心難過又內疚慚愧。

此時,作為家中的長子,他是多麼想立刻就回到老家,給父親辦個體體麵麵的葬禮,最後送父親一程。但一想到中隊裏的工作,王丙乾伸出去的手又停下了。

此時,正值“兩會”期間,是安全警衛工作最緊張、最關鍵的時候。中隊裏的所有官兵都是連軸轉,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怎麼能回家呢?

王丙乾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留下。他讓通訊員悄悄地去把火車票退了,又投入到緊張的執勤工作當中。

直到“兩會”警衛任務完成之後,王丙乾才匆匆趕回老家。此時,他和摯愛他的父親已是陰陽兩隔,一個墳內一個墳外。

坐在父親的墳前,王丙乾對墳內的父親說了一整天的話。

他對他同樣摯愛著的父親說:“爹,兒子雖然長得牛高馬大,卻沒有給你點一支煙、倒一杯茶,也沒有給你挑一回水、熱一回炕,兒子對不起您啊!”

淚水又止不住的從王丙乾的眼睛裏流了出來。

他抹一把淚水,又接著對地下的父親說:“爹,兒子雖然是個不孝的兒子,但兒子卻時刻牢記著您老人家的囑托,兒子對得起祖國和人民,也對得起國旗衛士這個光榮的稱號。”

說完之後,王丙乾就把他用過的一副手套和一張“兩會”立功受表彰的照片埋在了父親的墳前。

隔著厚厚的墳頭,王丙乾仿佛聽到了父親在地下發出的欣慰笑聲。

臨離開父親墳墓的時候,王丙乾繞著父親的墳走了幾圈正步,算是對父親在天之靈的一點安慰。

他在心裏向父親真情表白:“爹,請您老放心,我一定終生牢記您老的囑托,為了國旗的榮譽和尊嚴,我將義無反顧,什麼都可以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