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是個學生兵。1985年出生的他2003年高中畢業考大學的時候,報考了武警北京指揮學院。
也就是說,上軍校之前,王東沒有過一天當兵的經曆。
以王東這種學生兵的身體進入到國旗護衛隊,王東還是頭一個。
王東對進國旗護衛隊這件事,事先並沒有一點思想準備。
在軍校,王東是個出色的學員。身高1米85的他品學兼優、一表人才。畢業前夕,已經調到北京總隊某支隊任職的老隊長找到他,邀請他到這位老隊長的部隊去工作。那也是一支聞名遐邇的部隊,一槍擊斃逃犯的神槍手陳攀峰就出自那個部隊。
老隊長也替王東做了些工作,覺得把王東要去給自己當部下是板上釘釘的事。於是,離校的前一天,老隊長利用到警校辦事的時機順便把王東的行李拉走了。
意想不到的是,分配方案又發生了變化,正式公布分配方案時王東被分到了武警天安門支隊。
知道這個消息後,老隊長不免有些遺憾。但王東卻很高興。與老隊長的那支部隊一樣,武警天安門支隊也是一支成績斐然、聞名遐邇的部隊。年輕氣盛不安於過消停日子的王東覺得那裏也是曆練磨礪自己的大好天地。
就這樣,王東和隊裏的六個同學一起被分到了武警天安門支隊。
報到那天下著雨,政治處主任王建華負責公布支隊內的二次分配去向。王東是王建華最後一個叫起的名字。當聽到要他去國旗護衛隊時,王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王東的心目中,大名鼎鼎的國旗護衛隊離自己很遙遠,絕不是他這樣的普通人所能去的了得。在國旗護衛隊,不論是幹部還是戰士都要有兩下子才行,首先要政治思想過關,最最主要的還要隊列動作好。他不敢相信組織上會安排他這個初出茅廬的學生兵去那麼重要的地方。
吃驚歸吃驚,但王東心裏還是很高興。
他希望去國旗護衛隊給自己焠淬火,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軍事素質上都有一個整體的提升。
然而,事情卻遠不像王東想象的那麼簡單。剛到國旗護衛隊報到的第一天,他就感到了一種從沒有過的茫然。
王東是個肯吃苦也有眼力勁的小夥子,可此時的他站在隊伍旁邊,卻感到了一種束手無策。
在這支隊伍裏,編製是排長命令的王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國旗護衛隊的訓練有著很強的專業性。不管是方隊裏的隊員,還是前麵的擎旗手和護旗手,並不是想上就能上的了的。從隊伍裏隨便拎出來一個,先不說隊列動作,單是資曆和兵齡十有八九都比王東長。
當兵不成,當幹部就更差的遠了。王東不了解部隊,至於當手持指揮刀的帶隊警官,就差的更不是一點半點了。
王東很茫然,王東也很著急。最初的兩天時間裏,他就在這種茫然和焦急中度過去了。
王東也很尷尬,每每部隊訓練的時候,他就傻傻的站在一邊看。有一個瞬間,他覺得自己是被這支部隊排斥在外的一個人。盡管是和大家一起吃,一起住,可他總覺得和大家融不到一塊去。
王東很孤獨。
到了第三天,王東不想再這麼茫然孤獨下去了。
一有空,他就換上作馴服找個地方一個人練正步。
大概練了一個星期左右,隊長劉青軍來到了王東的麵前。劉青軍看著在七月的烈日下練的汗流浹背的王東說:“練得還可以,找個班長來指導一下吧。”
劉青軍給王東找來了一個資深班長指導他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