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一支懂得愛的部隊才最有戰鬥力。每個國旗護衛隊員的心頭都充滿了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無限熱愛。他們知道為誰而戰,為誰奉獻。正是因為他們明白了這些,才具備了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勇氣。
天安門廣場是世人矚目的地方,是祖國的心髒,北京的眼睛。升旗護旗的標準非常高,要求格外嚴。每天的升降國旗,必須同太陽升起和降落的時間一樣,早一分不行,晚一分也不行;從金水橋頭到國旗杆下,正步走138步,多一步不行,少一步不行;護旗兵行持槍禮,幾十個人必須是同一個聲音,慢一點不行,快一點也不行;守衛國旗的哨兵,要像釘子一樣釘在哨位上,晃一下不行,吭一聲也不行。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為了這份特殊的榮譽,他們付出過超越常人的艱辛和努力,甘願把原來的那個自我打碎,重塑一個新我。
國旗護衛隊是國家一級禮儀部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用最隆重的升、降旗儀式來強化國民的國旗意識和國家意識。護衛隊成立之初,官兵們就立下“護衛國旗,重於生命”的誓言。這個集體代表著國家的尊嚴和榮譽。一種無形的榮譽感凝聚著這個集體裏每一個士兵的心。強烈的使命感是戰士們的精神支柱,濃濃的國旗情維係著隊員們堅定的政治信念。
一代又一代的護衛隊官兵,用腳踏實地的行動實踐著他們在國旗下的莊嚴宣誓,努力成為一名讓祖國滿意、人民放心的國旗護衛隊員。
凡是在天安門廣場上看過升旗儀式的人,都會被國旗護衛隊員那鏗鏘有力的步伐、威武挺拔的英姿和行進間蓬勃向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所打動。
一位美學專家曾這樣說過:“當國旗護衛隊正步走過長安街時,動作真是不可思議的整齊,威武雄壯,震撼人心,這是典型的陽剛之美。”
國旗護衛隊所體現出的這種陽剛之美,也是吸引著千百萬人民群眾不辭勞苦地前往觀看的原因之一。當一種美的形式被賦予了深刻的內涵之後,它的社會教育功效,也就更加淋漓盡致的被展現出來。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有回報,就得有付出,在護衛隊為我們展現的這種非凡的陽剛之美背後,一定有著非同一般的甚至是殘酷的付出。
每一名護衛隊員在上方隊之前,都經曆了一番苦學硬練。先是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緊接著的是針對性極強的四個月的強化訓練。強化訓練結束後,是找感覺培養協調性的階段,然後才能逐個地換下將要退伍的老兵。這個過程比一般軍人所進行的三個月的新兵訓練要漫長得多,也艱苦得多。
千萬不要以為上了方隊就一勞永逸了。國旗護衛隊的訓練是貫穿全年365天的。護衛隊是一個整體,每天的升、降旗儀式更是所有護衛隊員之間的一種完美到極致的默契配合。
因此,相互間的磨合與配合是永恒的。
為了達到這種境界,每天升降、旗之前一個半小時,全體隊員就開始訓練隊列動作,把升、降旗儀式的每一個動作反複演練,做到精益求精和萬無一失。
夏季有時候的升旗時間不到五點,為了保證升旗前訓練一個半小時,他們淩晨三點多就要起床操練。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統計,一個護衛隊員踢兩年正步相當於一個2萬5千裏長征。
特別的環境、特殊的任務、特殊的崗位,要求每個士兵既要有強烈的愛國之心,更要具備特殊的素質。從一個普通軍人成為一名合格的國旗護衛隊員,需要完成一次從生理到心理,從生命到靈魂脫胎換骨的大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