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寧王(2 / 2)

使江西人民深受其害,正如王守仁在杭州向提督軍務太監張永所陳述的江西兵亂後的困敝:“江西之民,久遭濠毒,今經大亂,繼以旱災,又供京邊軍餉,困苦既極,必逃聚山穀為亂。”

而明武宗的南下巡遊,又使這種災難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在朱宸濠起兵之時,明武宗以親自率兵征討為由,開展了一場空前的南下出巡遊樂活動。

一路上遊山玩水,捕魚打獵。

每到一個地方,文武百官需戎裝步行迎送車駕,隨行的幸臣江彬還不時傳旨征索財物,稍不如意,則羞辱、毆打地方官吏。

又派兵士四出至百姓家,矯傳上旨,索取鷹犬、珍寶、古玩,甚至夜半闖入民宅搶奪婦女,造成江南一帶民間洶洶不安,苦不堪言。

王守仁等擒獲朱宸濠;也受到幸臣們的嫉妒,他們一麵以搜捕宸濠餘黨為由,到江西大行株連誣陷,屠戮無辜,甚至連平叛有功的吉安知府伍文定也被抓來捆綁。

一麵製造流言,汙蔑王守仁“與宸濠通謀,慮事不成乃起兵”。

當王守仁從南昌出發,準備將朱宸濠獻給明武宗時,他們又屢屢遣人進行阻止,要求王守仁把朱宸濠釋放在鄱陽湖地區,“待上自擒之”。

武宗一行的所作所為,造成了江西地方人人自危,社會極端混亂。

為了將平叛功勞延及到明武宗及其諸幸臣,王守仁不得已將擒獲的朱宸濠押至南京,獻給明武宗,名曰“獻俘”,其場麵十分滑稽可笑:武宗與諸近侍身著戎服.擺開作戰的陣勢,將朱宸濠除去桎梏,釋放在軍隊的包圍圈中,然後伐鼓鳴金而擒之,重新給他戴上枷鎖,列於隊伍前麵,作凱旋狀而歸。

至清江浦,在積水池釣魚時,明武宗不小心翻船落水,盡管保駕者很快將他救起,然而他還是大受損傷,從此生病,終於在次年三月駕崩,結束了一代帝王的腐朽統治。

促成了政治改革的進行自明武宗逝世到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期間有37天是由內閣首輔楊廷和總攬朝政。

麵對叛亂初定及各地農民起義的嚴峻形勢,楊廷和用頒發明武宗遺詔、皇太後懿旨和明世宗登基詔書的辦法,進行了一些改革。

如:停京師不急工務,裁汰錦衣衛、內監局旗校工役人數,減少漕糧,驅逐因恩幸得官者等,這些改革有一定的進步性。及至明世宗即位後,在楊廷和改革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了一係列的善政。

政治方麵有:逮捕武宗年間作惡多端的宦官;革傳升官;盡罷“諸鎮守內官”;開放言路,命群臣陳民間利病。

經濟方麵有:罷除額外的征收,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對受災地方采取修義倉、置義田、行和糴代賑等辦法;清理莊田等。

這些善政對革除明武宗時期的弊端,緩和各種社會矛盾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徹底了結曆代寧王與皇帝間的矛盾。

而朱宸濠如此看重唐伯虎,就足見唐伯虎在寧王朱宸濠眼中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