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進站,老人起身向檢票口走去。
忽然,候車室外走來一個胖太太,她提著一隻很大的箱子,顯然也要趕這班列車,可箱子太重,累得她直喘粗氣。
她看到了那個老人,衝她大喊:“喂,老頭,快給我提箱子,我待會兒給你小費!”
老人拎過箱子就朝檢票口走,雖然看起來他是那麼的不堪重負。
火車慢慢啟動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慶幸地說:“要不是你,我非誤車不可。”說著,掏出一美元遞給老人。
老人並不推辭,微笑著伸手接過。
這時,列車長走了過來,對老人說:“您好,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歡迎您乘坐本次列車,如果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很樂意為您效勞。”
“謝謝,不用了,我隻是剛剛做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現在我要回紐約總部。”
老人客氣地回答。
“什麼?洛克菲勒?”胖太太驚叫起來,“上帝,我竟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給我提箱子,居然還給了他一美元小費,我這是在幹什麼啊?”
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並誠惶誠恐地請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費退給她。
“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沒有做錯什麼。”洛克菲勒微笑著說道,“這一美元,是我掙的,所以我收下了。”說著,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鄭重地放在了口袋裏。
和洛克菲勒一樣,大生意人最愛做的交易就是——既能幫助他人,又能使自己受益。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也認為——隻有從這種思路出發的生意,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生意。
沒有目標就成不了氣候
一個人之所以能致富,就在於他賦予財富的方向。奮鬥目標是一個人的動力核心,它能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信念、決策模式和行為方式,進而賦予行動的力量。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沒有確立目標很難獲得成功。許多人並不乏信心、能力、智力,隻是因為沒有確立目標或沒有選準目標,從此與成功失之交臂。
商人經商,首先注重經商目標。他們在確立目標時,能切合個人實際和環境,決不會把自己的目標定得遙不可及。其次,確立目標後,他們決不會半途而廢或隨意中止奮鬥。
英國人大衛·布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他的發跡過程,就是他一生確立目標的實現過程。他出生於1904年,父親經營一間小型齒輪製造廠,幾十年一直慘淡經營,僅可以賺取一點生活費。
盡管如此,布朗的父親還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總結自己沒有選好奮鬥目標的教訓,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為此,一方麵嚴格要求布朗勤於學習和讀書;另一方麵,每逢假日就差他到自己的齒輪廠去參加勞動,與工人們一樣艱苦工作,絕無特殊照顧。
布朗在家庭的教育下,在工廠裏磨煉了較長時間,養成了艱苦奮鬥精神,熟悉了工業技術的知識,形成了自己的奮鬥目標。但布朗自己的奮鬥目標不在齒輪廠,而是利用自己在齒輪業務積累的經驗,向賽車生產這個目標奮鬥。
他通過觀察,預感汽車大賽將會成為人們的一種流行娛樂。就這樣,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成立了大衛布朗公司,不惜重金投入,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搞設計,采用先進技術設備進行生產。1948年在比利時舉辦的國際汽車大賽中,布朗生產的“馬丁”牌賽車一舉奪魁,大衛布朗公司因此一舉成名,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布朗從此走上發跡之路。
個人之所以能致富,就在於他賦予財富的方向。奮鬥目標是一個人的動力核心,它能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信念、決策模式和行為方式,進而賦予行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