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的時候,偶爾隻有李若在,因為全家上下就這麼三個人,李若很多時候隻能單獨陪著奶奶,顧依城不能不分晝夜的守著的。奶奶和自己單獨相處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在睡覺。偶爾醒著的時候,李若也想像老人一樣照顧她,讀讀報紙,談談心,即使不那樣做,那麼就這樣和她坐一會也挺好的。李若是在盡全力的縫縫補補這關係的。為了顧依城,也為了奶奶和自己。偶然奶奶是能和自己做一會,偶然說上一兩句,可是話到顧依城身上的話,她總是會忽然停止,然後,全身上下開始打量自己。最後,好像有什麼話憋在心裏似的。每每這個時候,李若都以為自己又做錯了什麼。不過,都是奶奶的一句我困了來結束這有點尷尬的場麵。
所以,即使是於向薇來,李若也沒表現什麼不悅了的。這個時候,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奶奶性命垂危,自己沒資格去拿這樣的事情小題大做。再說,自己真的就是沒有小題大做,鬧事的習慣。李若隻求自己清清白白,能抓住自己想要抓住的就行了。
隻是,稍微的招待一下她,然後,對奶奶說,“奶奶,我先出去了。你們聊,有什麼事可以叫我。”然後,自己走了出去,把獨立的空間留給她們。她們的回憶多的自己沒有空餘的。同時,也不敢走遠,就怕奶奶出什麼事。所以,自己都是坐在醫院的走廊上麵,慢慢的等待。
母親說過,這也是一種成長,一種成熟的成長。她會說,她的李若長大了,以前的自己雖然沒有什麼反抗精神,但是,冷淡就是自己最好的回擊武器。李若的不上心,是讓她頭疼的最大問題。現在開始學會了,家人的相處如果隻是顧著自己的脾氣的話,那麼隻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問題。
隻是,李若這時候從來就沒想到這些。坐在醫院的走廊,李若想到的是顧依城,自己的男人、丈夫、愛人。李若並不是能想多少。但是,至少此時此刻是他就夠了。成長也許是在不知不覺當中,但是,誰知道這樣成長的起因。
有時候,顧奶奶是能讓自己留下來。她會在自己的這話之後說,“你留下來給向薇削個蘋果。”
這時候的於向薇總是看向自己,眼神裏總是饒有趣味。
但是李若還是每一次都答應留下來。然後,坐在旁邊邊削蘋果邊聽她們說話,話題大多還是顧依城。李若聽上去很生疏,但是感覺會熟悉。顧依城的一點一滴。小時候,中學時,高中時,大學出國留學時,每一麵都在自己麵前展現無遺。
奶奶說的時候,還會偶爾用眼光瞥自己,但是,一掠而過,沒有過多的停留,所以,李若也不知道她的眼神能說明什麼。
醫院期間和顧依城很少見麵的。一般都是他來自己走,兩人相處的時間很少,晚上都是守著奶奶的。顧依城看見自己會問累不累。李若還是說不累。他就再也沒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