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六、下地種麥(1 / 2)

也就是說,醫學的起源,可能真的就是從巫祝中發展而來。

浣妲見她整個臉都皺到了一起,“想要達到目的,不僅僅隻有一個方法不是嗎?”

張柒還是覺得這大概隻是偶爾現象,就算是真的,這世界上原本就又很多科學暫時無法解釋的事情,她沒有必要糾結太多,隻要能達到想要的結果就足矣。

不然,她莫名其妙的就到了這個世界,又該如何解釋。

浣妲見她很快就恢複了以往的神色略有些驚訝,看了眼天色覺得時間也不早了,“今日就到此,明日莫忘了過來。”

張柒雖然神色如常,但是心中還是在想著很多事情,她當初剛剛學醫學理論知識的時候,也翻過那些古老的醫學典籍。

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相傳他精通脈理,嚐百草。

鬼臾區可以稱之為運氣學之祖,學術地位僅次於岐伯。

伯高之為醫是以針灸之理論、臨床和熨法等外治為特長,對脈理亦多有論述。

藥學方麵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是桐君,相傳也是皇帝時期人物,傳著有《桐君采藥錄》。

這藥學的發展也是不晚,留有的著作也比巫祝這類多的多。

但是,是不是正是因為醫藥學所需要記憶的東西實在太多,不計其數的藥物,相同的症狀病因也有可能不同,就算是相同的病因相同的症狀,個人體質不同用藥也不同。

在文字剛剛起源或者沒有起源的時候,這些知識隻能口耳相傳,所能流傳的甚少。

而巫醫隻需記住那幾十句口訣,再懂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就能有比醫藥更高的治愈率,且過程簡單,不必找藥煎藥服藥。

所以就算是巫醫的治療有很多其實是無效,但是因為它簡單,看似比藥醫更高的治愈率而使它得以流傳數千年,在缺醫少藥的時代幾乎都是呈主導的地位。

啟見張柒一回來就坐著不動不動神情恍惚的模樣,“怎麼了?累到了?”

張柒搖搖頭,“隻是有點亂,想理一理。”

明白一件事情不代表就能很快接受它。

接下來的時日裏,張柒上午再學塾,下午在浣妲處,每日都是那一冊書簡。

禾的情況漸漸的好了起來,啟身上的傷已經痊愈,身上的殘毒也幾乎已經全部解了,然而他的腿還是沒有知覺。

張柒原本以為是自己的診斷出了錯誤,卻發現他的腿部肌肉在慢慢恢複,若是沒有知覺,隻靠按摩,是不可能讓肌肉恢複的。

抬頭看了眼啟,他眼中平靜無波,便道,“雖然還沒有感覺,但是其餘都很正常,等他什麼時候想動了就能動了。”

反正現在伺候他的是禾不是自己,累不著自己。

然而這一日要下學的時候,有兩三個孩子告假,說是要幫家裏種麥子。

張柒這才想起來,現在到了種植小麥的時候。

瞧了眼後院的地,現在筒車可以用來灌溉了,或許可以讓禾去挖塊地出來種一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