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卻說秦航與眾將兄長扶下,暗思曰:“父親此計雖好,然一旦馬岱叔父去敵營認親,把持不住,敗了事宜,豈不更糟”。安置完兄長,急尋父親。
秦天正欲中軍帳處理軍務,見秦航進帳,冷曰:“忤逆之子,安敢再來見吾”。秦航於四周觀望,見無他人,遂輕聲笑曰:“父親此一石二鳥之計雖妙,卻有一破綻之處”。
秦天知瞞將不過,遂皺眉囑曰:“出帳看帳外有無個人再言”。
秦航出帳四處觀望,除執戟郎外,並無他人,遂進帳曰:“父親之計,一鎮軍中多年老將,二激馬叔父促成燒糧之計,以不為外人借口,然,父親此計破綻之處,乃馬叔父若心急認親而去,若為敵擒,必為吾軍一大障礙矣”。
秦天聞言撫須頷首笑曰:“癡兒之智雖與眾不凡,然若馬老將軍不去敵營,如何能領馬休兄弟、邊老將軍平安歸來,要知馬老將軍半生戎馬,候選、成宜之輩豈是敵手,是以為父出此激將之計,一為接回馬休兄弟與邊老將軍,二為馬老將軍離鄉多年,此一去,必思認老路行之,若憶起捷徑,吾軍直上祁山,為期不遠矣”。
秦航大感歎服,麵色一慚曰:“隻痛兄長代吾受過,實乃無辜,父親知吾受刑不過,以兄長替之,愛吾之心,子鑒永世銘記”,秦天笑謂曰:“子鑒之智,天下唯數人可及,然火候尚淺,多學之”。秦航拜領父親教誨,出帳而去,秦天望其遠影,不禁哈哈大笑,自曰:“他日征戰中原,吾大漢又多一將帥之才矣”。
卻說馬岱留信出營,行了許久,已是次日天光,遙望前方關卡,見自身走的甚急,忘換軍衣,遂步入附近農家,買得合身農家衣物穿了,又要了鐵鋤,攪亂發飾,胡須,過關而來,一路連過數道關卡,終至祁山縣城,向百姓打聽西涼後寨之處,遂扔了鐵鋤,向後寨行去。
到得後寨,以本地口音向寨門士卒輯曰:“吾乃附近農人,特來向軍爺打聽一人,不知可否”。
士卒頗有不耐,馬岱摸出碎銀一兩付與曰:“此銀雖少,也夠諸位軍爺喝壺好茶”。士卒接過揚聲曰:“汝打聽何人,速速道來”。
:“邊讓,邊將軍,乃我妻家遠親,不怕軍爺笑話,吾家甚窮,特來向他討要點銀錢,以資下年農事”。
士卒聞邊讓遠親,頓嚇破了膽,需知邊讓連成宜將軍亦讓其三分,哪是他等下等士卒可惹之人,忙還其銀兩,捧笑曰:“原來邊老將軍遠親,走走走,我這就給你老引路,你老慢點”。馬岱假意推了幾次,遂心中暗笑,故作姿態,將銀兩藏於懷中,陪笑曰:“軍爺如此客氣,老漢受之不起,麻煩軍爺了”。
:“哪裏哪裏,你老請跟我來”。士卒一路點頭哈腰,將馬岱引於寨內。正行近邊讓軍帳,一青年將軍遠喝曰:“好生大膽。竟引陌生之人入此軍事要地,不懼死乎”。士卒大驚失色。皆因先前隻思如何拍其馬屁,不想忘了軍規,不得讓任一陌生外人入寨,遂麵如土色,不敢再動,那將行近戟指喝曰:“汝乃何人,竟敢入我軍事要地,從實招來,若一字有誤,定斬不饒”。
馬岱假裝慌亂,哭喪著臉曰:“軍爺息怒,小人乃邊讓遠親,今家中貧困,特來向其要些銀錢,以資明年農事”。言紇低首全身顫傈,那將正欲再起發難,一聲宏笑曰:“成將軍勿疑,將軍此番威嚇,其已股僳欲墜,安是敵軍探子,老夫是有親住於此地,因年事過久,而淡忘之”。
:“哦,既邊老將軍如此之說,小將倒是得罪了”。
:“無妨無妨,成少將軍也是盡忠職守,該當我軍楷模,老夫自愧不如也”。邊讓一陣溜須拍馬,隻拍的那成少將軍心頭大樂,遂拱手笑曰:“既如此,小將也不打擾邊老將軍與親人敘舊了,告辭”。
:“慢行”,邊讓拱手送走那將,即回首細觀馬岱,然年生過久,哪還認的馬岱,遂問曰:“汝乃吾家此處親戚?是哪家姓氏”。馬岱見那引路士卒還在身邊,遂假作吹捧之人曰:“吾亦乃姓邊,邊孟正是也”。邊讓連念邊孟正三字數聲,突細觀馬岱,心下大驚,遂摸出銀兩賞了引路士卒,執馬岱手進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