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是科爾沁貝勒、後贈福親王莽古思之女,萬曆三十八(1610),年僅12歲的她嫁於皇太極為側福晉,因溫柔體貼被皇太極所寵愛。
萬曆四十年(1612),大福晉烏拉那拉氏聽聞阿巴亥大妃喜坐漢人的軟轎,遂覲見大妃時乘坐軟轎,努爾哈赤聞之大怒,令皇太極休妻,皇太極滿心不悅地休棄了大福晉烏拉那拉氏。
萬曆四十二年(1614),哲哲側福晉掌管了府中一切事物,一時恩寵無限。
萬曆四十三年(1615),合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加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式完成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建製,任命皇太極為管正白旗的貝勒。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成為後金大汗。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侵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認為明朝朝廷偏袒女真葉赫部而心生不忿,憤然頒布“七大恨”,起兵叛明。努爾哈赤在興京“告天”誓師,宣讀了與明朝結有的“七大恨”的討明檄文。在歡慶努爾哈赤六十大壽宴席上,皇太極獻計先打撫順,與明朝守城遊擊李永芳裏應外合,大獲全勝。
萬曆四十七年,明征集十四萬軍隊討伐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提出:“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在薩爾滸,皇太極率兵與明軍大戰,首戰告捷,繼而打敗了杜鬆軍的後營遊擊。之後又在阿布達裏岡與明軍相遇,大敗明軍,明總兵官劉鋌力戰而死。
天命四年八月(1619),努爾哈赤進攻葉赫,金台石在東城已被攻破而走投無路的時刻,請求見皇太極,說見他以後可以投降。見麵時,皇太極百般勸金台石投降,然他個人頑固到底,縱火自焚。從此,葉赫部被統一。
天命五年六月(1620年),皇太極領鐵甲八千騎突襲沈陽北境,掠走一千餘人。過去“遇唐人輒盡屠,今則一切不殺”,以奪取民心。之後,皇太極等隨努爾哈赤領兵攻掠明朝諸城。此時,哲哲正因在10年之間未能生下一男半女內心焦急,為保證自己的地位,無奈之下欲從侄女中選出一名嫁給皇太極,遂在皇太極麵前顯露思親之情,皇太極因需要確定科爾沁的忠誠而同意其省親,並隨同前往。哲哲見到年僅10歲卻驚為天人的哈日珠拉,頓生威脅感,後中意年僅8歲安靜懂事的布木布泰,遂哲哲百般阻撓皇太極與哈日珠拉相見。
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發動了遼沈大戰。皇太極是這次大戰的策劃者之一和衝鋒陷陣的前線指揮官。皇太極卻毫無畏懼衝上去,打敗明軍,並追殺至白塔鋪,以百餘騎擊敗明朝三總兵。後金攻取遼陽後,明朝守城的經略袁應泰自焚,皇太極試圖用宋朝徽、欽二宗降金的故事說服巡按禦史張銓,他雖然終未低頭,但對皇太極卻表示相當尊重。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
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大敗遼東經略熊廷弼和遼東巡撫王化貞,奪取明遼西重鎮廣寧,熊廷弼兵敗被斬,王化貞下獄論死。
天命九年(1624),哲哲忍痛勸皇太極娶布木布泰,皇太極初不同意,哲哲含淚以多年未生育向皇太極請罪,皇太極心下憐惜同意娶布木布泰為側福晉。次月皇太極親自帶著聘禮到科爾沁求娶了布木布泰。同年,哲哲大福晉初懷孕,皇太極大喜。
天命十年(1625),努爾哈赤遷都沈陽。此時,哲哲已誕下一名女嬰,皇太極不免失望但麵上還是帶著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