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隱規則九聊天要有目的,拉近感情的距離(2)(3 / 3)

每天在汽車上,在電梯內,在行走中,當我們開口與擦肩而過的人們談話時,你是否意識到你們的友誼可能就在此時開始產生呢?這種體驗也許你也曾經有過吧。

毫無疑問,溝通的最好形式就是語言。通過語言可以表達我們的善意,可以激發對方的好感。當你說話時,如果能使對方談他感興趣的事情,就表示你已經很巧妙地吸引了對方。此時,我們再以問答的方式誘導對方談論有關他個人的生活習慣、經驗、願望、興趣等問題。

對方如果對你的問題有興趣,自然樂意敘述自己的一切,而你不就成了他的聽眾了嗎?對方會因為你那關懷備至的態度而開懷暢談,甚至會因此對你表示出崇敬之意。

就拿你個人來說吧,如果有人肯接納你,聽你闡述你的人生觀,或向你請教有關的專門問題,你就會對他產生好感,這就是所謂的人之常情。能善於利用這種人之常情的人,才算得上是一個聰明的人。

例如,你若想深入地了解某一個人,不妨以目前的政治情況,工業界的狀況,或他所駕駛的汽車牌,現在的交通狀況,高速公路的路況,目前的所得稅率,食品價格等等問題來和他交談。換言之,也就是讓對方開口談論他所關心的話題,而你的責任就是負責提出這一類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最願意談論的,而且也是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他個人的一切事情。隻要你肯花一點時間,讓對方暢所欲言地敘述他自己的事情,那麼,他就有可能成為你的莫逆之交。

美國紐約市鳳凰人際關係協會的專家學者哈利·N.赫歇爾先生曾說過,他在日常生活中,覺得最感興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跟別人交談。為此,他細述道:“常常有人來向我請教,問我如何與在吃午餐時所碰到的、或是在旅館門口以及旅行車上遇到的人說話。我對他們說,在雙方互通一些例行的客套話之後,可以客氣地問對方:請恕冒昧,可以問你從事哪一種職業嗎?如果對方樂意回答,便可以進一步地問他:‘可以告訴我,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從事那種職業呢?’”關於這個問題,十有八九的人都會回答:‘唉!說來話長……’這麼一來,我們不就很自然地成了他的聽眾了嗎?而對方因為有人聽他講話,自然會侃侃而談了。”

8.聊就聊出你的文雅

文雅的、講究藝術的聊天,對於傳播信息,交流思想,具有積極的作用。

聊天,也稱作閑談,是人們在業餘生活中經常運用的休息方式。工作之餘,在綠陰下、庭院前、小河邊,與親人、朋友、同事、鄰居們聊聊天,調劑一下緊張的情緒,也是一種難得的精神享受。

然而,聊天也有文雅與粗俗之分。有的人知識淵博,談笑風生,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常說得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也有的人無所事事,僅僅為了打發時間,東鱗西爪,講些庸俗無聊的事情,令人一笑了之。所以,聊天之中也有學問,有藝術。

聊天可以是漫無邊際地閑嘮,也可以是有意識地進行。有意識、有目的地聊天,往往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利時生理學家科內爾·海門斯,就是從聊天中獲得知識的。他有一個習慣,每當黃昏陪著父親在庭院裏散步聊天時,他總是準備了很多問題讓父親回答。有一次,他向父親提出了一大串有關潛水時呼吸的生理反應方麵的問題,父親耐心地作了解答,使他大受啟發,決心發奮攻讀生理學。後來,科內爾終於攻克這一難題,寫出了《血管壓力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在呼吸控製中的作用》的著名論文,還榮獲了諾貝爾獎。可見,聊天中的思想可以成為科學發現中的激勵力量。

此外,還有一種討論式的聊天。這種聊天的優點更為明顯,科學家貝弗裏奇把它概括為以下幾點:

(1)別人可能向你提出有益的建議;

(2)一個新的設想可以由兩三個人集中他們的知識而產生;

(3)可以撥正謬誤;

(4)可以使人精神振奮;

(5)幫助人擺脫習慣性思想的束縛。

可以說,聊天是一種積極交流思想的辦法。大文豪蕭伯納這樣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和我自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當然,由於聊天是“閑”聊,免不了有較多的“水分”,話語也難以做到嚴密準確。所以,必須對聊天所提供的信息,加以優選和核實,以保證聊而有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