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皇帝非常喜歡《菩薩蠻》的曲調,宰相令狐綯為了投其所好,就把溫庭筠的作品假充是自己所作,送入宮中,並叮囑溫庭筠萬不可以說出去。
但是溫庭筠前腳離開令狐綯的門,後腳就到處宣揚這件事,讓令狐綯丟盡了顏麵。而後溫庭筠又譏諷令狐綯,說他沒學問沒文化。令狐綯心裏雖然生氣,但他畢竟不是無行小人,隻是貪名而已,所以事後並沒有報複溫庭筠,仍然視他為朋友。
可是溫庭筠卻因此而憎恨令狐綯,恨他不讓自己中舉,有意回避令狐綯,繼續酗酒鬧事,結果觸犯禁令,被巡夜的虞候抓住打掉了牙齒。於是溫庭筠又去找令狐綯哭訴,令狐綯聞知大怒,就命人將打傷溫庭筠的虞候拘來,替溫庭筠出氣。不想卻被虞候如實說出了溫庭筠當時的醜事,從此溫庭筠的汙穢行為傳遍了天下。從此溫庭筠的仕途進取之路,就這樣被他自己親手斷送了。
像溫庭筠這樣倚仗自己有才有能,卻不明白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凡事隻論人之過,閑時招惹是非,是社會生存之大忌。所以當子張問起如何在官場上謀生的時候,孔子指點他說:凡事要多看,多學,多經驗多體會,不要輕易表露自己的疑問,任何時候也不可以輕率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因為你任何形式的表達都有可能引發別人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說話,多用兩隻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門。
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通常會把自己估高,有些人根本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卻不願意幹簡單普通的工作;許多大學生剛剛畢業就以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會能爭相高薪聘請,有時甚至有單位來聘用還挑三揀四不願意去,寧願什麼也不幹,也不願意像其他普通勞動者一樣去工作。
智慧之源
“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萬分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入采摘而去,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一樣。
做事不能猶豫不決
生活中,如果顧慮太多,往往就會錯失良機。所以,對於做事比較毛躁,總是考慮不周全的人,凡事應三思而後行;但也不能讓三思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讓機會眼睜睜地溜掉。我們應明白:三思是為了讓我們的行動更周密,讓我們的成功更有把握,而不應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
在山間叢林中,一隻老虎正在覓食。茂密的鬆林遮蔽了老虎的視線,它不知道獵人布置的陷阱就在附近。這時,老虎看到前方似有獵物出現,於是奮力追趕,忽然老虎的腳掌被一個鐵圈鉤住了。老虎想掙脫束縛,但是鐵圈把它牢牢地固定在了原地。這時,手拿獵槍的獵人出現了,他一步步向老虎逼近,老虎似乎感覺到了死亡的預兆。眼看著獵人就要端起獵槍,老虎不再猶豫,它用盡全身的力氣,猛地掙脫了鐵鏈。但是,老虎的腳掌卻留在了鐵圈上。老虎忍痛離開了這個危機四伏的危險地帶。
老虎斷了一隻腳自然是很痛苦的,但卻因此而保住了性命,就是聰明的選擇。壁虎也有“斷尾求生”的本領。可見果斷決策在自然界中也是一個明智的做法。當我們麵臨艱難的抉擇時,也應該像求生的老虎一樣,、果斷地做出取舍,不要猶豫不決,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比爾·蓋茨說:“如果一生隻求平穩,從不放開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標,從不展翅高飛,那麼人生便失去了意義。”我們並不建議你去倉促行事,錯誤地把古怪的行徑當做創造行為,我們在此所討論的隻是放開自己想象力的翅膀。這是一條生活準則,如果在商業中你總是毫無變化地做相同的事,那你就會破產。如果我們的行為同我們的祖先一樣,那麼進化過程就會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