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渾水摸魚(1 / 2)

隱覺得不太對勁,隻是是為什麼,一時間她倒也分辨不出來。

這幾日那朝臣覲見的奏章似乎也少了很多。隱約覺得不對,忙讓陶公公派了內侍,將前幾日的奏折都分攤而來。

那些少了的奏折,似乎便是單純的抨擊她的那些奏折,而剩下的這些,雖然也有抨擊之言,但是卻也有些暗中夾雜了些朝中要事,或者治國治理。

她斷然是不會相信那些人會如此輕易的放棄了針對她,隻是,這突然間消失的無聲無息,讓沈雅若也有些不知所措。

甚至,第二日上朝之時,朝堂之上,隻得寥寥幾人。

“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

氣氛一時間也有些尷尬,沈雅若微微的歎了口氣,幸好隔著一條竹簾,那殿中的大臣並看不清簾後的景象,恐怕若是能看的見此刻,沈雅若的愁眉不展之像便是要暴露出來了。

“那些未能早朝的大臣都是去了哪裏,可是帶病修養?”

這沈雅若問的是陶公公,卻也是在問這殿中的朝臣,而下麵隱隱的竊竊私語之聲,讓沈雅若也知道,恐怕他們也是不知道那些人到哪裏去了才對。

“君楊。”

“臣在。”

“帶人將這次未能早朝的大臣名單一一羅列,派人查查,他們是何故不能上朝。我雖是一介女流,卻也是陛下親任的理朝之人。這些人根本就不是藐視與我,而是在罔顧聖恩。”

這珠簾唯一的好處便是底下的人看不清裏麵,而上麵的人,卻是能很清楚的看清外麵的人是什麼樣的表情。

“是,臣領命。”

“嗯,你跟在陛下的身邊也十多年了,恐怕也知道陛下是如此行事的,若是他們能知錯就改倒也可以體諒,畢竟本宮也是帶陛下掌朝,自然也應該對他們寬厚待之。但若是執迷不悟,你應該知道該如何辦吧?”

“回娘娘,臣自然知道。原先陛下在邊關時,那些看不起陛下,對陛下不敬的將領,都是由臣帶為處置的。”

參商十二歲入軍營的事情,並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是帝國少年人的楷模。而先前,那自然也不可能是花把勢。甚至,陛下為晟王之時,那殺伐之名就已經遠播,他身邊的人自然也不會是善茬。

看起來,沈雅若似乎是出於弱勢的,但是她卻也不會讓人這麼欺負了去。那些還在觀望著的朝臣,此刻也是有些不敢懈怠了。他們也感覺到這沈雅若似乎並不像看起來那樣的簡單。

此次,沈雅若也是臨時起義,卻沒有想到這君楊與她倒也甚為配合。

不過,那倒也是因為君楊並沒將此事當成兒戲,領了沈雅若的命,便是清查了,那些未早朝的大臣,隨即便是出宮而去。

早朝的大臣原本應有三十六人,而此時,而沒有來的,竟然多達二十一人。君楊拿到那些名單時都是有些生氣。

隻不過,漸漸的沈安也是覺得有些不對勁,跟在參商身邊那麼多長時間,他自然也十分了解,當日太子與晟王爭奪皇位時,便是有很多的擁護者,而此時他這些名單中,便有幾個是他曾經熟悉的。

先帝在位時,每日早朝,都是有七七四十九人之多,甚至還不算那些皇子與皇親。晟王登帝時,雖然並沒有治了那些與太子頗為親近的朝臣,隻是,貶謫過後,遠離朝堂,那也是一種疏遠和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