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個人名義(2 / 2)

“劉書記,你讓我很為難呀,你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如果我不答應,那是不識抬舉,那是對劉書記的不信任,這樣吧,就如劉書記所說,我投資一個億,以一年為期限,如果能夠達到預定目標,那麼影視城項目繼續,如果達不到預定目標,那麼則終止合作,不為別的,就為了劉書記的這個個人名義,我相信劉書記。”與其說投資,不如說一個億交劉浩宇這個朋友,劉浩宇既然說的這麼有把握,李總也多了一些信心,但是還是一個億,隻是從旅遊重心轉到了影視城上。

話音落下,李總沉吟了一下,隨即有提前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一個很困擾他的問題:“劉書記,恕我直言,不知道劉書記怎麼解決道路的問題?”

這是一個必須麵對的問題,但是明顯的超出了劉浩宇的能力範圍之內,單說德湘公路就要造價七千萬,這不是投資,需要的是關係,需要的是實力,對這一點上,李總對劉浩宇沒有太多的信心。

“這個問題我想過了,如果說我現在答應下來,可能有些勉強,那我就說實在話,李總,我可以保證的是,隻要影視基地的合同簽了,半年之內我就能建好這條公路,至於我用什麼方法李總就不用管了,怎麼樣。”劉浩宇自然想過這問題,從已確定要來湘潭,就曾經和市領導研究過道路的問題,當時市裏給的答複是,隻要湘潭能夠自籌大半資金,能夠從省裏爭取下一部分資金,那麼市裏就承擔五分之一的資金,也就是說七千萬的投入,市裏能出一千五百萬,那麼省裏也就要解決不低於五分之一,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先例自己解決的了,那麼算起來也有四千萬,對於湘潭縣,四千萬的投入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歪著頭看著劉浩宇,李總有些捉摸不透,劉浩宇好像很有把握,但是李總卻是怎麼也想不通,雖然劉浩宇已經說了,但是李總還是問了一句:“劉書記,我真的很好奇,你怎麼解決七千萬的投入,這可不是招商引資,你真的能弄來這麼一大筆資金。”

“為什麼不能,既然李總有所疑慮,那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那我首先說一下,李總,按照我的規劃,紫禁城基地應該是靠在桃花鄉駐地東邊那一片高鹽堿地,包括亂石灘,反正沒有好地,差不多有一千多畝,基本上足夠用了,而且將來擴建也容易,李總需要買地吧,一萬塊錢一畝不多吧,那麼就解決了一千多萬,這筆錢用來修路,誰也擋不住,至於剩下的,我打算通過融資來解決,以貸款的形式向民間融資,憑我個人的信義,募集兩三千萬資金應該不成問題,這條路不可能修成收費公路,至於償還問題,李總可不要忘了,我是以招商引資出名的,相信在湘潭招商引資同樣可以做到,不過那需要和縣裏協調,成立一個以食品為主的產業園,就在德湘公路邊上,那麼這產業園也是要用地的,同樣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資金,那麼還能解決一兩千萬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