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省委和省政府就隔著一道牆,中間還有小門相同,根本不用繞出去,黃省長和郭書記相隔真的不遠,不過黃省長到的時候,?黨群副書記鄭文泰和組織部部長項英都到了。
“吆,都在呀,看來今天還挺正式的,怎麼,郭書記,為了你的愛將可是動真格的了。”黃省長推開門,就看到這麼多人在,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打趣起郭書記來。
“不是我動真格,是人家建寧市市委市政府動真格的,你看看這是市委市政府遞上來的推薦信,其中有市委常委會提交的推薦信,有辭職讓位的周占良周副市長提交的推薦信和辭職信,另外還有市政府的聯名推薦信,同時還有幹部群眾的聯名信,黃省長,你說我敢慢待嗎。”郭書記嗬嗬一笑,並不以為意,建寧市的聲勢搞得太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就罷了,市政府聯名也能理解,但是關鍵是群眾聯名信是咋回事,還顯得頗為淩亂。
剛才郭書記沒有問這個幹部群眾聯名信是怎麼回事,但是不代表不想知道,也必須有個解釋,所以郭書記給拿了出來,輕輕地擺在了黃書記和崔市長的麵前,這不是畫蛇添足嗎。
黃書記和崔市長對望一眼,二人知道怎麼回事,最終黃書記朝崔市長使了個眼色,還是有崔市長來解釋,最少還有個回旋的餘地。
“郭書記,黃省長,鄭書記,項部長,這件事我要解釋一下,最早這封聯名信其實就是封表揚信,要說起來是我們建寧的保密工作做的不好,開完了常委會,就有人吧推薦劉市長的事給說出去了,我和黃書記作檢討,不過就在我和黃書記動身來省城的時候,我們市裏以為德高望重的老同誌,八十六歲的李老先生,送來了這份聯名信,用李老先生的話說,這是代表全市中小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對劉市長工作的肯定,請我們代交省裏,給各位領導過目——”崔市長說起了事情的緣由,其實是崔市長有意的,這個泄露常委會機密的,就是崔市長,拐彎抹角的讓李老知道了。
李老師什麼人,當了一輩子人民教師,隨即起草了一份聯名信,雖然簽字的不多,都是些原來的老教育工作者,還有一些小學生,但是李老的身份畢竟太敏感了。
崔市長將李老的身份說了一遍,在場所有人都肅穆起來,這樣令人尊敬的一位老先生,無論做什麼同樣的尊敬,這封聯名信的分量就變重了,這是李老代表著建寧市的民意,替那些學生和學生家長,還有老師們的請求和稱讚,之所以說請求,是因為李老提到了目前建寧教育的薄弱之處,急需解決,說到底就是沒錢。
劉浩宇的確是投入了巨資,改善了全市中小學的硬件情況,增添了很多硬件設施,但是建寧終究底子太薄,投入的那些錢不足以完全改變這一切,而且建寧市需要投錢的地方太多了,劉浩宇將很大的精力投在了水利上,教育暫時隻能做到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