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指點迷津(2 / 2)

“搞好這一塊發展,孵化中心絕對會帶給你驚喜的,建寧其實地理位置不錯,可以輻射四省,如果發展得好的話,可以成為四省小商品集散中心,我告訴你,雖然孵化中心還沒有建設完成,但是已經有兩個項目了,一個是B2B網絡銷售,我很看好這個想法,另外一個是動漫製作,都很有潛力,但是需要政府引導和幫助,如果他們發展起來,絕對可以帶動一方經濟——”劉浩宇沒有藏私,為鄭洪林解惑。

“這家網絡銷售企業,可以帶動小微企業的發展,不要小看這些小微企業,他們的發展潛力並不比上百億的項目來的差,甚至以後可能會成為建寧市的支柱產業,當然現今集中在山貨和食品服裝鞋帽上麵,建寧有這個基礎,將小電子囊括進去,借助好鄰居物流的優勢,很快就能發展起來,隻要他發展起來,那麼就會帶動建寧小微企業的發展,你們要做好引導做好服務,不要因為企業小就不在意,哪怕是一個家庭作坊,也要規範服務,全力推動,隻有老百姓富了才是真正的富了,但是一定要注意質量,特別是在食品方麵。”隻有劉浩宇知道小微企業發展的根本,溫市為什麼那麼富裕,就是因為小微企業眾多,老百姓富裕的結果。

大型企業畢竟有數,他們大都集中在沿海城市,依靠出口為主,有天然的優勢,建寧是無法比擬的,但是小微企業卻不一樣,北湖省同樣有北湖省的優勢,那就是成本低。

沿海一帶,一個工人要五六百,但是在建寧二百塊就有人幹,而且以家庭作坊這種小微企業,他們的優勢就在於價格低廉,但是這需要引導和合理的安排,政府是需要介入的,需要做好服務和銜接才行,才能保證小微企業健康的發展。

鄭洪林點了點頭,這一次算是真的明白了,沉默了一會,忽然沉聲道:“劉市長,您說的是不是類似於好鄰居的生產基地?”

“算你明白了,知道該怎麼做了嗎。”劉浩宇讚許的點了點頭,讓鄭洪林鬆了口氣。

“知道了,一方麵聯係銀行進行扶持,嚴格做好把關,同時負責產業調整和把控,抓好質量檢查,同時也做好服務,讓小微企業健康發展。”雖然說得很簡練,但是劉浩宇知道,鄭洪林是真的明白了。

小微企業發展最初,缺少的就是扶持,一方麵是資金上的,一方麵是業務上的,牽扯到技術和銷路,很多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隻能粗製濫造,但是往往到最後把企業搞黃了,這是不可取的,需要政府來把關。

留下鄭洪林體會著劉浩宇的話,隻怕要好好的消化一陣子,劉浩宇又望向李海峰,不過還沒開口,李海峰就正色道:“劉市長,公安工作我是老本行,除了治安管理,給建寧一個平穩安定的環境,另外還要為經濟保駕護航,我來建寧就是為了配合老鄭的,有您給我們留下的底子,如果在幹不好,以後哪還有臉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