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方法是:第一步,先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要花點工夫的,需要我們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推敲每一個詞句,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思想感情,並注意培養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對所選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進行一些藝術處理,比如找出重音、劃分停頓等,這些都有利於準確表達內容;第四步,在以上幾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背誦。背誦的過程也可分步進行。首先,進行“背”的訓練。也就是先將文章背下來。在這個階段不要求聲情並茂。隻要能達到熟練記憶就行。並在背的過程中,自己進一步領會作品的格調、節奏,為準確把握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第二,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大聲朗誦。將你背熟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大聲地背誦出來,並隨時注意讀音的正確與吐字的清晰,而且要帶有一定的感情。第三,是這個訓練的最後一步,用飽滿的情感,準確的語言、語調進行朗誦。
這裏的要求是準確無誤地記憶文章,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比如,我們要背誦高爾基的《海燕》,我們首先就應明白,這是篇散文詩。它是在預報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臨,謳歌的是海燕——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整篇散文詩都是熱烈激亢的表達了革命者不可遏止的革命激情。那麼我們在朗讀《海燕》時就要抓住這個基調。當然僅僅抓住作品的基調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對作品進行一些技巧上的處理,比如劃分段落、確定重音、停頓等等。平平淡淡,沒有波瀾,沒有起伏,一調到底的朗誦是不會成功的。有些人在背誦《海燕》時把握了它激昂奮進的基調,卻沒有注意朗誦技巧,開口就定在最高的音上,結果到了表達感情的最高點時,就隻能是聲嘶力竭。我們說這也是把握欠準確的緣故。如果注意了朗誦技巧和作品感情脈絡的發展,此類錯誤就完全可以避免。
這個訓練最好能有老師的指導,特別是在朗誦技巧上給些指導。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找朋友幫助,請朋友聽自己背誦,所謂“旁觀者清”,別人容易發現的不足可以成為我們改進口才的依據。
感受自己的聲音
練聲也就是個人聲音的訓練。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聽那些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幹癟沙啞的聲音往往讓人生厭。所以鍛煉出一副好嗓子,練就一腔悅耳動聽的聲音,是高超的當眾講話水平的必備條件。
練聲的方法是:第一步,練氣。俗話說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它是發聲的基礎。氣息的大小對發聲有著直接的關係。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練聲,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盡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隻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了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後,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人類語言的聲源是在聲帶上,也就是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準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準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隻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準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準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和口腔有著直接的聯係,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鬆自如了。
挺軟齶。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嘎嘎”聲來體會。
人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鳴器,就是鼻腔。有人在發音時,隻會在喉嚨上使勁,根本就沒用上胸腔、鼻腔這兩個共鳴器、所以聲音單薄,音色較差。練習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說話時,如果隻用鼻腔共鳴,那麼也可能造成音量太重的結果。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溫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後,會刺激聲帶。
練習吐字。吐字似乎離發聲遠了些,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隻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才能“字正腔圓”。
我們在小學時,都學習過拚音,都知道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而一個音節我們又可以把它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這三部分從語音結構來分,大體上字頭就是我們說的聲母,字腹就是我們說的韻母,字尾就是韻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