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之前,所有的文學是對社會現狀不滿而叫苦鳴不平的,但這些文學對於革命並無多大影響。如果止於叫苦和鳴不平,一個民族還是沒有什麼力量。……怒吼的文學一旦出現,反抗也就快到了。
到了大革命的時代,大家由呼喊而轉為行動,忙著革命,也就無暇談及文學了。隻有在生存的基礎上才能談文學,所謂的“窮苦出文學”並不確實。
大革命對於文學的影響,主要是在大革命成功後,產生的一種是讚揚革命、稱頌革命的“謳歌文學”——進步。文學家對於舊社會的破壞和新社會的建設,都覺得有意義故而大唱讚歌,還有一種文學是憑吊舊社會滅亡所唱的“挽歌文學”。
在這部分講演中,結構上的前後對比是很明顯的,人們從中不難發現魯迅先生分析這個問題的思路。這為下文對中國社會現實和文學現實的深刻剖析奠定了基礎。
層層深入這種層次結構也可以叫做縱深式或遞進式。演講者抓住某個問題,步步深入,層層推進,鞭辟入裏地進行分析。使演講的結構呈現出遞進的形式。這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在論述主題時,各層意思之間一層接一層,一環扣一環,最後水到渠成,具有嚴格的邏輯順序。
列寧的演講具有中心突出,邏輯嚴密,論斷準確,富於感染力的特點。1918年8月23日,列寧作了一篇《我們共產黨人為什麼而奮鬥》的演講,這篇演講也是在蘇俄反對武裝幹涉和平定國內叛亂的戰爭期間最具代表性的演說之一。演講開門見山提出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什麼而奮鬥”,接著明確回答“為了停止帝國主義戰爭,為了社會主義。”而後圍繞這個中心,分層論述。關於“怎樣停止帝國主義戰爭”,列寧重申“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觀點。他首先闡明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及其與社會主義的關係,而後從戰爭的教訓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要從根本上消滅帝國主義戰爭,“惟一出路是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即推翻本國的資本主義製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功說明這樣做是正確的。但是“建立社會主義製度是困難的”,在此列寧從“停止帝國主義戰爭”轉入“為了社會主義”的論述。他先肯定了社會主義的方向,而後承認目前的現實和困難。但是列寧把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作為全世界的一件事實看待,堅信“它能夠支持到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爆發”。後來的勝利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風起雲湧,證明了列寧分析論斷的正確。
這篇講演,每段都不長,簡潔有力,如同催人出征的鼓點,富有熱情,富有鼓動性。加之“鐵一般的邏輯”,使聽眾在非凡的感召鼓動之下,心服口服,充滿必勝信心。
綜合運用上麵談到的三種結構形式,是在演講中比較有典型意義的形式,也是一般演講者經常用到的形式。為了避免結構的單一呆板,也可以根據演講內容,交替使用不同的結構形式,以時間推移為主要線索,或結合空間位置轉換層次排列,使整篇演講呈現出豐富多姿的起伏變化。
演講稿結尾的寫作
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收束,是演講稿的有機組成部分,萬萬不可忽視,有的演講者在結尾處要麼草草收兵,要麼畫蛇添足,要麼采用陳詞濫調的套話。“關於某某問題我再補充幾句”,“我前麵講的某一點是很重要的,在這裏再強調一下”,“我的話講完了,講得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等等,索然無味,都會使聽眾感到不耐煩。
俗話說“編雀編簍,難在收口”,結尾的好壞,對演講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如果演講的前麵不錯,隻能說有了成功的希望,還不能算作全勝的定局;反之,如果前麵講得不理想,在結尾上做些補救,收束有力,也可能振興全篇。明代學者黃政樞在《春覺齋論文》中說得好:“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幹果,品嚐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好的結尾,是演講的終點,也是引發聽眾思維的起點,可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好的結尾,並無常規定法,沒什麼固定模式,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或揭示主題,給人力量;或展示未來,鼓舞鬥誌;或抒發情感,催人奮進;或富有哲理,發人深思……下麵舉例說明幾種常見的結尾方法:
總結全篇這種方法在政治演講、工作報告中用得最為普遍。演講者用簡潔的語言扼要概括前麵所講述過的內容,或是把論述到的要點一一歸總,提醒聽眾注意,使聽眾加深印象。
鄧小平同誌在《軍隊要整頓》的報告中就是用這種方法結尾的:
“今天就是同大家見過麵。軍隊究竟怎麼搞法,這個問題以後還要議。但是我想,剛才說的軍隊要整頓,要安定團結,要落實政策,這些原則是不會錯的。為了做到這些,我們要增強黨性,清除派性,加強紀律性,提高工作效率。希望我們總參謀部所有的幹部,本著這樣的精神團結起來,把工作做好。”
這個結尾稟承了小平同誌一貫的演講風格,思路清晰,簡明扼要,沒有半點拖泥帶水。顯然,這種總結概括的結尾方法,對於聽眾加深對演講內容的理解、感受,效果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