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2 / 3)

董翠鈿掣了飲食雙聲,想了多時,雖有幾個,無奈總不能承上。紫芝見他為難,因暗向題花道:“他有結巴毛病,我教他奏個音樂你聽。”忙把湯匙拿起,向翠鈿照了一照,又將兩手比做一個圓形,故意說道:“飛了許多句子,可惜總未將班婕妤、蘇若蘭詩句飛出來,姐姐何不飛一句呢?”翠鈿猛然被他提醒,連忙說道:“湯……湯……

湯團 班婕妤詩

裁成合歡扇,團團如明月。

‘合歡’、‘團團’俱雙聲,敬呸!敬四妹妹一杯。”董花鈿道:“怎麼敬到家裏來了?”題花道:“剛才是蔣四姑娘敬蔣二姑娘,此刻又是董二姑娘敬董四姑娘,怪不得我們都摸不著酒吃。”紫芝道:“他豈但敬酒,並且湯、湯、湯敲起大鑼,還奏樂哩。”幽探道:“我聞翠鈿姐姐口吃毛病醉後更甚,大約今日又多飲兩杯了。”

紫芝道:“我說個笑話:一人素有口吃毛病,說話結結巴巴,極其費事。那日偶與眾友聚會,內中有一少年道:‘某兄雖然口吃,如能隨我問答,不假思索,即可教他學做雞鳴。’眾友道:‘凡口吃的,說話全不能自己做主,不因不由就要結結巴巴,何能教他學做雞鳴?果然如此,我們都以東道奉請。’少年道:‘既如此,必須隨問隨答,不許停頓。’因取出一把穀來放在口吃麵前道:‘這是何物?’口吃者看了,隨即答道:‘穀……穀。’”說的眾人好笑。紫芝用湯勺掬了一勺湯道:“翠鈿姐姐:你看這是何物?”翠鋇看了笑道:“這……這……刻簿鬼,又教我奏樂了。”

董花鈿掣了列女雙聲道:

“敬薑 《班蘭台集》

列肆侈於姬美。

本題雙聲,敬蘭蓀姐姐一杯。”

閔蘭蓀正吃的爛醉,聽見令到眼前,急忙抽了一簽,高聲念道:“身體雙聲。”想了多時,信步走到玉兒那邊道:“我看看他們用的都是甚麼書,莫用重複了,又要罰酒。”紫芝趁空寫了一個紙條,等蘭蓀走過,暗暗遞了過去。蘭蓀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獲至寶,慌忙說道:

“腳筋 《洛陽伽藍記》

牛筋狗骨之木,雞頭鴨腳之草。‘狗骨’雙聲,敬婉如姐姐一杯。”眾人聽了,滿心要笑,都因蘭蓀性情不好,又不敢笑,隻得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勉強忍住。紫芝道:“婉如姐姐這杯吃的有趣,還有狗骨可以下酒哩。”婉如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偏偏輪到俺,又是腳筋,又是狗骨都來了。”眾人聽了,那個敢笑,隻得再三忍住。花再芳道:“所報名類,原要顯豁明白,雅俗共賞;若說出來,與其慢慢替他破解,何不就象蘭蓀姐姐這個明明白白,豈不爽快?我倒要賞鑒一杯。”紫芝道:“你因有好萊,自然想酒吃了。”

婉如掣了果木雙聲道:

“金橘 陳壽

《三國誌》陸郎作賓客而懷橘平?

‘陸郎’雙聲,敬芳春姐姐一杯。”

芳春掣了時令雙聲道:

“人日 宗懍

《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

本題雙聲,敬麗樓姐姐一杯。”青鈿道:“初七為人日,請教初一、初二呢?此說可見經史麼?”鄴芳春道:“此說見董勳《問答》;後來《魏書序》亦有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穀之說。大約自元旦至初八日總宜睛和為佳;即如初五為午,轉是日有狂風暴雨,當主牛有災病。餘可類推。”

薑麗樓掣了音律雙聲道:

“律呂 劉向

《別錄》 吹律而溫至黍生

‘黍生’雙聲,按時音‘而溫’也是雙聲,敬繡田姐姐一杯。”鄒婉春道:“這個‘黍’字,我們讀做‘褚’字,與‘生’字件非一母,為何是雙聲?”春輝道:“按‘黍、鼠、暑’三字,韻書都是賞呂切,乃‘舒’字上聲,正與‘生’字同母;若讀‘褚’字,那是南方土音,就如北方土音把‘容’字讀做‘戎’字。好在有書可憑,莫若都遵韻書為是。”

鍾繡田掣了獸名雙聲道:“‘鼠’字既是賞呂切,我就易於交卷了:

“鼫鼠 姚恩廉

《梁書》 意懷首鼠,及其猶豫。

‘首鼠’、‘猶豫’俱雙聲,敬芸芝姐姐一杯。”

芸芝掣了飲食雙聲道:

“菽水 蔡邕

《獨斷》 地下之眾者莫過於水。

‘之眾’、‘眾者’俱雙聲,敬青鈿姐姐並普席一杯。”青鈿道:“我記得這句出在《風俗通》,怎麼說是《獨斷》?難道姐姐說錯也教我吃酒麼?”春輝道:“你又記錯了。那《風俗通》是‘土中之眾者莫若水’,與‘地下之眾者莫過於水’卻稍有分別,原來這酒還是要你吃的。”青鈿教玉兒把書取來看了,這才把酒告幹,掣了官名雙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