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自己存折上的數字,總是了然於心,每項開支總有其目的性,若是花了不當花的錢,心裏就會又後悔又惋惜。
人對於金錢的開支,大多比較留心,購某物花了多少錢,辦某事花了多少錢,即使不像賬房先生那樣筆筆人賬,心中也有一本大致的賬單,但對於時間的付出,卻往往不大在意。如果有誰為人們在工作、生活等方麵所用去的時間一一予以記錄,列出一份“生命的賬單”,不僅十分有趣,而且可能會令人有所感悟,有所警醒。
法國《興趣點》雜誌對人一生中在時間的支配上做過一次推算:“站著,30年;睡著:23年;坐著:17年:走著:16年;跑著:一年零75天;吃著:6—7年:看電視:6年;開車:5年;做夢:4年;聊天談笑:1年零258天;做飯:1年零195天;穿衣:1年零166天;排隊:1年零135天;過節:1年零75天;閱讀:250天;如廁:195天;做愛:110天;刷牙:92天;哭:50天;說‘你好’:8天;看時間:3天。”英國廣播公司也曾委托人體研究專家對人的一生進行了“量化”分析,有此數字可以作為這一推算的補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電話:2年半;等人回電話:一周;接吻:2周;男士們一生中無所事事的時間:2年半。”以上推算和量化分析並不全麵,而且有數字也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可信性,但為我們大致列出了一個生命的賬單。
這份賬單上的一連串的數字,讓人吃驚不小,並且暗暗為自己算了一筆時間賬。任意空耗時光者當然並非個別人,《興趣點》雜誌根據推算結果得出結論:成年人一年醒著的時間,隻有40%用於工作。而上述這些空耗時光的人,用於工作的時間,恐怕隻能有20%—30%,甚至更少。
人們對於自己存折上的數字,總是了然於心,每項開支總有其目的性,若是花了不當花的錢,心裏就會又後悔又惋惜。孰不知生命也像一個存折,這個存折上的數字隻會減少而不會增加,如果我們將一落千丈部分生命支會於無意義的事情上,便會給有意義的工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每一個珍愛生命、並且不願白活一生的人,都應該經常查看一個自己生命的賬單,將以往的支出盤一盤點,盡量壓縮不必要的支出,像開支金錢一樣開支組成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