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房內,抬頭看見他妹子王氏,麵黃肌瘦,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還在那裏自己裝瓜子、剝粟子、辦圍碟。見他哥哥進來,放下手邊的事過來相見。奶媽抱著妾生的小兒子,年方三歲,帶著銀項圈,穿著紅衣服,來叫舅舅。二位吃了茶,一個丫鬟來說:"趙新娘進來拜舅爺。"二位連忙道:"不勞罷!"坐下說了些家常話,又問妹子的病。總是虛弱,該多用補藥。
說罷,前廳擺下酒席,讓了出去上席;敘些閑話,又提起嚴致中的話來。王仁笑著向王德道:"大哥!我倒不解他家老大那宗文筆,怎會補起稟來的?"王德道:"這是三十年前的話。那時宗師都是禦史出身,本是個員吏出身,知道什麼文章!"王仁道:"老大而今越發離奇了我們至親,一年中也要請他幾次,卻從不曾見他家一杯酒。想起還是前年出貢豎旗杆,在他家裏擾過一席酒。"王德愁著眉道:"那時我不曾去。他為出了一個貢,拉人出賀禮,把總甲地方都派分子,縣裏狗腿差是不消說,弄了有一二百吊錢。還欠下廚子錢,屠戶肉案子上的錢,至今也不肯還。過兩個月在家吵一回,成甚麼模樣!"嚴致和道:"便是我也不好說。不瞞二位老舅,像我家還有幾畝薄田,逐日夫妻四口在家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當小兒子要吃時,在熟切店內買四個錢的哄他就是了。家兄寸土也無,人口又多,過不得三天,一買就是五斤,還要白煮稀爛。上頓吃完了,下頓又在門口賒魚。當初分家,也是一樣田地,白白都吃窮了。而今端了家裏梨花椅子,悄悄開了後門,換肉心包子吃。你說這事如何是好!"二位哈哈大笑。笑罷,說:"隻管講這些混話,誤了我們吃酒。快取骰盆來!"當下取骰子送與大舅爺:"我們行狀元令。兩位舅爺,一人行一個狀元令,每人中一回狀元,吃一大杯。"兩位就中了幾回狀元,吃了十幾杯。卻又古怪,那骰子竟像知人事的,嚴監生一回狀元也不曾中,二位拍手大笑。吃到四更盡鼓,跌跌撞撞,扶了回去。
自此以後,王氏的病,漸漸的重起來;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總不見效。看看臥床不起。生兒子的妾在旁侍奉湯藥,極其殷勤;看他病勢不好,夜晚時,抱了孩子在床腳頭坐著哭泣,哭了幾回。
那一夜道:"我而今隻求菩薩把我帶了去,保佑大娘子好了罷。"王氏道:"你又疑了!各人的壽數,那個是替得的?"趙氏道:"不是這樣說。我死了值得甚麼。大娘若有些長短,他爺少不得又娶個大娘。他爺四十多歲,隻得這點骨血;再娶個大娘來,各養的各疼。自古說:'晚娘的拳頭,雲裏的日頭。'這孩子料想不能長大,我也是個死數。不如早些替了大娘去,還保得這孩子一命。"王氏聽了,也不答應。趙氏含著眼淚,逐日煨藥煨粥,寸步不離。一晚,趙氏出去了一會,不見進來;王氏問丫鬟道:"趙家的那裏去了?"丫鬟道:"新娘每夜擺個香桌在天井裏,哭天求地,他要替奶奶,保佑奶奶就好。今夜看見奶奶病重,所以早些出去拜求。"王氏聽了,似信不信。
次日晚間,趙氏又哭著講這些話;王氏道:"何不向你爺說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趙氏忙叫請爺進來。把奶奶的話說了。嚴致和聽不得這一聲,連三說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請二位舅爺說定此事,才有憑據。"王氏搖手道:"這個也隨你們怎樣做去。"嚴致和就叫人極早去請了舅爺來,看了藥方,商量再請名醫。說罷,讓進房內坐著,嚴致和把王氏如此這般意思說了,又道:"老舅可親自問令妹。"兩人走到床前,王氏已是不能言語了;把手指著孩子,點了一點頭。兩位舅爺看了,把臉木喪著,不吭一聲。
須臾,讓到書房裏用飯,彼此不提這話。吃罷,又請到一間密屋裏,嚴致和說起王氏病重,掉下淚來道:"令妹自到舍下二十年,真是弟的內助;如今丟了我,怎生是好!前日還向我說,嶽父嶽母的墳,要修理。他自己積的一點東西,留給二位老舅作個紀念。"因把小斯都叫出去,開了一張廚,拿出兩封銀子來,每位一百兩,遞給二位老舅:"休嫌輕意。"二位雙手來接。嚴致和又道:"卻是不可多心,將來要備祭桌,破費錢財,都是我這裏備齊,請老舅來行禮。明日還拿轎子接兩位舅奶奶來,令妹還有些首飾,留為紀念。"交待完畢,仍舊出來坐著。外麵有人來訪,嚴致和陪客去了。回來見兩位舅爺哭得眼皮紅紅的。王仁道:"方才同家兄在這裏說,舍妹真是女中丈夫,可謂王門有幸;方才這一番話,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沒有這樣道理,還要恍恍惚惚,疑惑不清,枉為男子。"王德道:"你不知道,你這一位如夫人,關係你家三代;舍妹歿了,你若另娶一人,磨害死了我的外甥,老伯、老伯母在天不安,就是先父母也不安了。"王仁拍著桌子道:"我們念書的人,全在綱常上做了工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說話,也不過是這個理。你若不依,我們就不上門了。"嚴致和道:"恐怕寒族多話。"兩位道:"有我兩人作主。但這事須要大做;妹丈,你再出幾兩銀子,明日隻做我兩人出的;備十幾席,將三黨親戚都請來,趁舍妹見你兩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為正室。誰人再敢放屁?"嚴致和又拿出五十兩銀子來,二位喜形於色去了。
過了三日,王德、王仁,果然到嚴家來,寫了幾十副帖子,遍請諸親六眷。擇個吉期,親眷都到齊了,隻有隔壁大老爹家五個親侄子,一個也不到。
眾人吃過早飯,先到王氏床麵前寫立王氏遺囑,兩位舅爺王於據、王於依都畫了字。嚴監生戴著方巾,穿著青衫,被了紅稠;趙氏穿著大紅,戴了赤金冠子,兩人雙拜了天地,又拜了祖宗。王於依廣有才學,又替他做了一篇告祖的文,甚是懇切。告過祖宗,轉了下來。兩位舅爺叫丫鬟在房裏請出兩位舅奶奶來。夫妻四個,齊鋪鋪請妹丈、妹子轉在大邊,磕下頭去,以敘姊妹之禮;眾親眷都分了大小,加上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婦、丫鬟使女,黑壓壓的幾十個人,都來向主人、主母磕頭。趙氏又獨自走進房內,拜王氏做姊姊,那時王氏已發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