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月經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1 / 1)

月經病的發病原因複雜多樣,中西醫有著不同的認識。中醫學認為,主要是因氣血虛弱、肝鬱氣滯、瘀血阻滯、血熱妄行及腎氣虧虛所致;西醫學則認為,與內分泌功能失調、卵巢功能、器質性病變或藥物等的影響有關。

(1)中醫病因

①氣血虛弱。素體虧虛,過度勞倦,損傷脾氣,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大出血或長期慢性出血,都可使氣血不足而發生月經病。如脾氣統攝無權,可致月經先期量多,或崩中漏下;若衝任血少,胞脈空虛,可致月經後期、量少或閉經、痛經。

②肝鬱氣滯。平素性情急躁,肝氣抑鬱,血行不暢,衝任阻滯,可致月經後期、量少、痛經、閉經;如疏泄失職,氣血蓄溢失常,則可引起月經先後不定期;若肝鬱脾虛,土受木抑,還可導致經行泄瀉。

③瘀血阻滯。氣為血帥,氣滯日久,則瘀血停留,或因感受寒冷,血為寒凝,胞脈阻閉,即可發為月經後期、量少、痛經或閉經;若證情曆久,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又可導致崩漏。

④血熱妄行。素體陽盛,過食辛辣,內蘊邪熱,或肝鬱化火,熱迫血行,則能引起月經先期、量多,或崩漏下血;若氣火炎上,載血上行,還可引起經行吐衄。

⑤腎氣虧虛。先天不足,體質虛弱,或早婚多產,損傷腎氣,衝任虧虛,則可致月經量少或閉經;如腎失閉藏,衝任不固,又可引起崩漏下血;婦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虛逐漸顯現,若腎虛陰陽不得維係,可引起絕經前後諸證。

(2)西醫病因

①內分泌功能失調。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有缺陷,內分泌功能失調,即出現月經病。

②卵巢功能。育齡期女性月經不調一般都是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強,常表現為有周期,但周期縮短,或者月經量比較多。

③器質性病變或藥物。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病;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病等,肝髒疾病及血液疾病等。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製劑或采取宮內節育器避孕者均可能發生月經不調。某些職業,如長跑運動員容易出現閉經。此外,某些妊娠期異常出血也往往被誤認為是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