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節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丸劑中成藥有哪些(3 / 3)

(18)十二溫經丸

藥物組成:吳茱萸、當歸、川芎、白芍、阿膠珠、肉桂、牡丹皮、生薑、黨參、半夏、麥冬、甘草。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養血祛瘀。用於衝任虛寒,瘀血阻滯,月經不調,或先或後,或多或少,小腹冷痛,以及宮寒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6~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忌生氣惱怒,忌食生冷油膩之食物,實熱證患者不宜用。

(19)醋製香附丸

藥物組成:醋製香附、益母草、當歸、熟地黃、白芍、柴胡、川芎、延胡索、烏藥、紅花、幹漆、三棱、莪術、艾葉炭、牡丹皮、丹參、烏梅。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逐瘀生新。用於氣滯血瘀,癥瘕積聚,行經腹痛,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丸重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體虛者慎用。

(20)參桂調經丸

藥物組成:黨參、牡丹皮、白芍、川芎、吳茱萸、當歸、甘草、肉桂、半夏、麥冬、阿膠。

功能主治:溫經活血。用於月經不調,經前後虛冷腹痛,月經過多。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丸重7.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忌食生冷油膩之食物。

(21)調經化瘀丸

藥物組成:香附、艾葉炭、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三棱、莪術、幹漆。

功能主治:調經行血,理氣化瘀。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經閉不通。

用法用量:每次10粒(每10粒重2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虛證痛經忌服。

(22)艾附暖宮丸

藥物組成:艾葉炭、香附、吳茱萸、肉桂、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黃芪、續斷。

功能主治:理氣補血,暖宮調經。用於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腰酸帶下。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丸重9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忌食生冷油膩之食物。

(23)八寶坤順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益母草、黃芩、牛膝、橘紅、沉香、木香、砂仁、琥珀。

功能主治:養血調經。用於氣血兩虛,月經不調,經期腹痛,腰腿酸痛,足跗水腫。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丸重9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忌生氣惱怒,忌食生冷油膩之食物。

(24)七製香附丸

藥物組成:香附、鮮牛奶、生地黃、茯苓、當歸、熟地黃、川芎、白術、白芍、益母草、艾葉炭、黃芩、山茱萸、天冬、阿膠、酸棗仁、砂仁、延胡索、艾葉、人參、甘草、小茴香。

功能主治:開鬱順氣,調經養血。用於氣滯經閉,胸悶氣鬱,兩脅脹痛,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腹內作痛,寒濕白帶。

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忌食生冷油膩之食物。

(25)婦科通經丸

藥物組成:巴豆、幹漆、香附、紅花、大黃、沉香、木香、莪術、三棱、鬱金、黃芩、艾葉炭、鱉甲、穿山甲。

功能主治:破瘀通經,解鬱止痛。用於痛經,閉經,胸膈痞悶,腰腹脹痛。

用法用量:每次30丸(每10丸重1克),每日1次,於早晨空腹小米湯或黃酒送服。

注意事項:孕婦及氣血虛弱引起的經閉、痛經忌服;便溏者及陰虛內熱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蕎麥麵。